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十岁生日,构建美术馆与城市生活的全新关系

时间:2022-10-01 23:27:39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原标题: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迎来十岁生日, 构建美术馆与城市生活的全新关系

今天,浦江两岸分别由上海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中国馆与城市未来馆转身而来的申城文化地标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两馆),双双迎来十岁生日。

中华艺术宫由历史悠久的上海美术馆迁址而来,展示近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零起步,专注于当代艺术。十年来,两馆不仅构建起上海艺术博物馆系列的完整格局,跻身上海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美术馆之列,更生动诠释着艺术何以让城市更美好——引领整座城市的美育生态,也塑造着美术馆与城市文化生活的全新关系。

推出多个重磅大展、一系列创意公教活动,多维度编织观众的艺术假日

两馆十周年之际的这个国庆长假,满满的视觉盛宴与丰富的公教活动均已备好,等待观众走进。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新了两个重磅展览,分别为十年·海上风华——庆祝党的二十大上海美术作品展和小人书 大智绘——贺友直诞辰百年纪念展。前者由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的美术创作为基础,同时特邀上海美术界的名家创作艺术精品并参与展览,全景式展现精品美术创作的成果。后者从馆藏和多家单位遴选了贺友直生前的代表作,涵盖艺术家各个时期的连环画创作,力图在宏观上呈现贺友直创作的整体风貌。

围绕这两个新展,总计11场导赏活动轮番展开,由多位专家带来,其中包括馆长、策展人等。一连六场公共教育活动,则多维度编织着观众们的艺术假日,包括创意连环画设计、插花艺术体验等。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内,三场大展等待观众打卡,分别为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王兴伟在上海 2002-2008直行与迂回——台湾现代建筑的路径。

其中梵克雅宝展串联世家于1906年问世以来创作的逾300件高级珠宝、腕表和珍贵物件,演绎世家百年间的精湛高级珠宝造诣,更有小小导览员为大家细致讲解。王兴伟在上海展引领人们重回刚刚跨入新世纪的上海当代艺术现场,从艺术家王兴伟逾40件绘画作品,以及身居上海的艺术家好友们的30余件作品中,感受那个时代的创作激情与时代之思。直行与迂回展与大家一同探索宝岛台湾现代建筑的历史与当下,在三个篇章中结合沉浸式体验装置,不同尺度的模型,以及生动翔实的手稿、影片、绘画、摄影与文献,呈现20世纪40年代至今三个世代极具代表性的16位建筑师/工作室的近60件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从十岁生日这一天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展厅内外将暂时化身为一条视觉河流,通过2012-22年展览影像记录的集体呈现,打捞起馆方由展览而生发、串联出的种种记忆与灵光,也思索作为一个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所保持的初心和肩负的使命。当每一位来馆的观众在此驻足,一起从时间与影像的切面中穿行而过,徜徉于过去十年间的展览与现场,倾听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对于展览和创作的思考,也感受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艺术之间彼此逐渐靠近、交融的情感与生命。

时隔两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厂开来读阅读营回归。营地设置在馆内一楼大厅至二楼的大楼梯区域。10月1日至7日11:00—19:00,为期七天,60余种馆方出版的艺术、建筑、文化类图书等待人们搁在膝上,捧入手中,自由畅读。

公教活动中,绘看展包括三场线下的故事绘和工作坊活动,小朋友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现场阅读聆听绘本故事,观看展览,体验搭建房屋的结构体,创作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家园。我有艺见体验活动向6-12岁小观众们征集作品,邀请他们把独特的、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艺见分享出来。

以展览为基点,为大众深化文化认知、拓宽艺术视野

展览可谓美术馆的核心文化供给。十年来,两馆以展览为基点,为大众不断深化文化认知、拓宽艺术视野。其中,中华艺术宫举办展览250余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105场(包括双年展)。

该怎样认识我们背倚的文化?艺术打开的鲜活入口,使两馆不负文化使命。十年来,中华艺术宫一方面循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以海派艺术为主干娓娓讲述艺术故事,推出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名家艺术陈列等一批长期陈列的重要学术展览,以及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金石力、草木心——吴昌硕与上海等特展;另一方面则以重大美术创作工程成果与馆藏精品,支撑起从石库门到天安门风生水起逐浪高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日出东方召唤等一批主题性展览,以艺术唤起大众的文化自信。尽管青春开放的气质有别于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其实自成立之初亦在坚定地发掘、滋养、保护本地的艺术文脉,并为这一文脉在中国乃至世界语境中建立自己的话语机制。例如其收藏系列展即注重从本土艺术家入手,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为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脉络奠定基础。也有一些展览如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梁绍基:蚕我 我蚕串联古今文脉,以上海视角编织中国叙事,探源艺术家的当下创作,也指认展馆与城市的历史关系。

与此同时,形形色色于两馆不断档的展览,更在拓宽人们的艺术视野。犹记中华艺术宫开馆之初,米勒、库尔贝与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的举办,促成法国自然主义绘画大师珍品首次大规模亮相上海;而2016年时间停留———世界艺术大师马库斯·吕佩尔兹艺术展的登陆,更让人深思如德国新表现主义这般看似无厘头的画何以成为好的艺术,由此感悟理解艺术的另一种方式。再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其品牌展览上海双年展每届都在丰满甚至颠覆人们对于艺术的既有认知,石上纯也:自由建筑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等20场建筑与城市系列展览则将建筑视为综合社会装置,探讨艺术与城市的关系,与卡地亚基金会、香奈儿基金会的携手办展,则不断为艺术打开时尚维度。

打破美术馆固有的围墙,让艺术与城市无界融合

十年来,两馆给公众留下的深刻印象,远不限于展览,更有形式多样、大胆创新、突破时地限制的公教活动——这个数字在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分别为1557场和5000余场。这些活动打破美术馆固有的围墙,给大众带来多重体验,使得两馆渐成公共艺术服务综合体,也由此真正体现之于城市的意义。其中,中华艺术宫以颇成体系化的权威知识输出当之无愧为城市美育大课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以大开脑洞的想象力俨然文化生产的变电站。

在两馆之内,藏着很多意象不到的艺术打开方式。例如,在中华艺术宫,成为传统节庆标配的非遗文化传播系列让非遗项目可赏、可玩、可品,邀观众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节日氛围;音画融合的艺术宫之夜探索有声有色的跨界艺术体验;集讲演、新书分享、读书会等形式的艺文会展开跨界文化普及。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噸半让空间、声音、文化、表演形态等元素相互碰撞;聚裂直追当代表演艺术的良心冲动和行动前沿,让剧场艺术化为时时刷新的社会议题现场;调动起音乐、故事、肢体和装置,童心剧场帮助孩子进入当代艺术的展览情境。

美育的种子,也在竭力向馆外播撒。例如,中华艺术宫以周边五所小学作为试点单位,每周一次在下午三点半放学后,进校园开展快乐艺术教学活动,形成快乐330——高雅艺术进校园品牌,也长期坚持深入社区、民工子弟、特殊教育学校甚至监狱,举办多场教育推广活动,建构流动的美术馆。而以水文漫步项目探寻往日水路,重新发现上海,则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起,努力打破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隔阂,提升凝聚力以及生活品质。

艺术还在向看不见的虚拟空间延伸,建构系统化、常态化社会美育公益内容,甚至在数字网络中开启与观众双向交流的探索之旅。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期间,多少人在中华艺术宫全新策划、持续更新的艺起看艺起学艺起游等板块汲取过艺术的能量,又有多少人沉浸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新的手艺虎Online系列线上课程中,体验手作的乐趣、民间艺术的绚烂。

未来各自铿锵发声,错位辉映出申城璀璨的艺术天空

十年对于两馆而言,只是一个里程碑,一个意味深长的逗号,未来它们还将各自铿锵发声,不负申城美术馆行列排头兵的重任,错位辉映出璀璨的艺术天空。

策划并实施大美术馆计划,中华艺术宫畅想至2025年建成世界知名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意欲做好上海美术的代言人,重振上海美术信心,重塑上海美术格局,重现上海美术辉煌。未来一系列重磅展览正是围绕这一蓝图展开。例如创立何谓海派和海上观潮两大展览品牌,前者梳理海派美术的源流、内涵及影响,推出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艺术百年·光风霁月——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特展等,后者瞄准国内外重要艺术家、重要流派、重要艺术机构三个层面开展合作交流,举办比较研究展、作品联展,籍此见证上海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文明互鉴中的独特地位。明年排上日程的大展则包括上海国际版画展、第一届长三角地区画院作品联展、携手北京画院的王雪涛、唐云比较研究展、携手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比较研究展等。

以进行时的自我更新姿态,面向更多可能性敞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依然在路上,希望作为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今后给大众带来更长久的文化消费体验,更有精神品质的生活。据悉,未来一个多月里,这家美术馆将上新多个重磅展览,如聚焦两位年过九旬艺术名家的夏阳、丁立人双个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十周年馆藏展,延续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梳理,携手香奈儿基金会的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激发中国当代手工艺和建筑领域的崭新理念和焕新实践。而未来一年内,观众则不妨期待矶崎新建筑艺术生涯最全面的大型回顾展形构间、上海首个全面呈现巴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现代性的展览摩登巴黎、回顾法国国宝级摄影大师雷蒙·德巴东60余年创作生涯的个展、第14届上海双年展等。馆方还在酝酿以不断拓展的藏品形成常设展,构建当代艺术图书馆及文献中心,全面更新馆内商店空间形象,打造更舒适的综合美术馆配套。

作者:范昕

图片均来自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编辑:王筱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