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上,丘成桐获颁“主讲科学家”纪念证书。 复旦大学供图
中新网上海4月7日电 (记者 陈静)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7日举行,国际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以“中国数学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作报告。
丘成桐表示,一个国家数学的真正兴起,不在于萧规曹随,跟着其他国家的学者做修补工作,而在于自已走出一个重要的科研方向。丘成桐强调:“只有接轨国际,年轻的学者们才会打破思维桎梏,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紧跟世界发展前沿。”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吴信宝出席讲坛,并为丘成桐颁发“主讲科学家”纪念证书。这次讲坛上,丘成桐从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讲起。他介绍:“中国数学在世界古文明中不算差,主要特征是重视应用。”他细数英、法、德等老牌大国杰出数学家,也回忆了美、俄、日等国家数学领域的后起之秀,一张数学领域的历史长卷在听众面前徐徐展开。
丘成桐从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讲起。 复旦大学供图
“中国也有比肩世界水平的学者,我的导师陈省身就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说到恩师,丘成桐满怀钦佩与怀念,“陈省身先生花费了晚年全部时间做教育,立志培养中国的顶尖数学家。这是老师的梦想,也是我们这群后辈需要继承的。”
近年来,丘成桐每年都会有几个月在中国调研考察,其门下学生回国的人数不少。谈及人才培养,丘成桐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学问是靠他国培养的,历史上没有这样的先例。建设数学大国的重要一关,是在本土培养一批顶尖人才。据悉,两年前,为保障“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顺利开展,清华大学求真书院成立,丘成桐担任院长。他的目标就是通过这个培养计划,为中国培养一批能够引领世界数学发展、能够改变基础科学发展的顶尖人才。
为此,丘成桐前往全国各地走访中学甚至小学,选拔综合素质优秀且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及特长的学生。选拔人才后如何培养?激发好奇心是第一步。在丘成桐看来,从好奇心发展出来的科学,往往会拥有比其他科学都要强大的影响力。
人工智能学科近来广受热议。丘成桐认为,人工智能没有数学是完成不了的;而数学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数学家会被AI取代”的观点,他坚定回应,人工智能无法取代顶尖数学家,因为人工智能搜集的资料都是人类思考过的,要在观念上有所突破,目前来看还做不到。
丘成桐还指出,要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真正突破,中国的应用数学家就要对基础数学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应用数学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基础数学发展的前提下,并加强与工程结合。”
展望未来,丘成桐提出,中国数学发展应加强布局。虽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核心数学(包括数论、代数几何、微分几何和表示论)的研究水平已经开始追上时代;但是组合数学、概率论和统计学还大不如欧美各国,亟待充实。
据悉,1980年,丘成桐第一次来上海,在复旦大学做讲座。回忆初到上海时的情景,丘成桐只觉得这座城市“很有意思”。这次重访也让他深有感触:“40多年来,上海有相当大的改变。”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