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意见领袖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夏磊
当前,房地产下行压力大,虽然5月销售环比25.8%,但是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3.6%,降幅继续扩大;5月百强房企操盘面积同比-53%。5月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同比少增3379亿元。反映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弱、需求不足、供给冲击”三重压力愈演愈烈。
当市场有下行压力时,政策一般如期而至。
从政策放松到市场企稳,要经历“增强信心”、“加上杠杆”两个过程。
第一阶段,增加购房信心。
429政治局会议为本次宽松指明方向。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体现了高层对房地产的重视。
四大因素影响居民购房信心。一是期房烂尾。房企危机削弱购房者对期房信心,加重观望情绪。二是收入下降。经济、就业形势不乐观,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且担心断供问题,买房决策比以往更谨慎。三是疫情形势。购房者看房、选房、线下签约均受到影响。四是房价涨幅。居民买涨不买跌,房价涨幅趋缓时,购房者选择观望。
调整政策障碍才能重塑买房信心。行政政策,特别是放松限购、改变限价、减少税费,能有效减少交易限制、增强购房意愿。
第二阶段,加上杠杆,形成直接的购买力。
金融政策,特别是对首付比例、首套房的认定标准、贷款利率,能有效的提升购买力。
政策还需发力,市场才能持续回暖。
历史来看,我国历次房地产下行都伴随着全国层面的大力度放松。2008年10月22日央行新政,商贷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2014年国家出台了修改认房认贷标准、央行降息等政策。2015年降低首付比例标准、减免营业税,并再度降准降息。2016年房地产契税、营业税减免。近期的政策宽松力度与以往相比仍有空间。
然而,历史从来不会简单重复,此次和历次有所不同。
特别是,有些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政策仍然较严,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然而今年以来,这些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存在,调整政策会比较谨慎。
整体市场虽在下行,但高能级城市房价依然坚挺,“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价涨”是“调控松”的最大掣肘和顾虑。以北京为例,2022年5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5.9%、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5.3%。截至2022年6月14日,北京商品房成交53249套、二手房成交71274套,成交量已经回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
未来政策空间上,一是优化过严限购措施。部分城市,经过这一轮调整后,居民购房更偏理性,投机型需求所剩无几,部分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临时性的限购政策存在放宽空间。二是取消限价。限价政策的出台背景是房企哄抬地价、房价涨幅过快。当前,房企拿地热情低、多数城市房价调控目的已达预期效果,这一临时性举措使命基本完成,应适时适地尽快取消限价。
相比以往,政策会更具针对性。各地会在不动摇“房住不炒”基调的前提下,更多为刚需、改善等自住型需求提供购房便利。如与租赁政策结合的“出租换房票”、与生育政策结合的“多胎增房票”、与养老政策结合的“投亲增房票”。甚至热点城市对二手房市场定向降低社保要求,在满足新市民购房需求的同时,堵上“打新摇号获利”的投机需求。
金融政策上,首付比例、首套房标准认定、贷款利率都有调整空间。
首付比例上,高能级城市二套首付比例普遍偏高。如北京普宅60%,非普宅80%;上海普宅50%,非普宅70%;深圳普宅70%,非普宅80%。以上海为例,超过140平米的住宅都是非普通住宅。在面积低于140平米的情况下,以住宅所处的位置和房价来区分,内环内以房价450万为分界,内环和外环间以310万为分界,外环外以230万为分界。如果是换房置业的改善需求,一般总价很难满足普宅要求,多数要支付70%的首付比例。以浦东北蔡的一套正常三居为例,总价一般800-1100万,首付需560-770万,换房压力大。
在首套房认定标准上,目前,部分城市首套房认定执行“认房又认贷”,且“认贷”标准严格至认贷款记录,二套房首付比例较高,对合理的换房改善需求容易形成误伤。
房贷利率仍然较高。一方面,相较政策下限,利率放松空间大。根据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LPR-20bp,二套房贷利率下限为LPR+60bp。但是各地还没有普遍执行。另一方面,实际上目前各城市加点普遍高于政策要求的下限。如一线城市北京,首套、二套房贷款利率为LPR加55、105bp。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房地产调控政策超预期,大型房企债务危机接连爆发等。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证券研究报告:《下半年房地产政策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