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MI岁末回顾 | 2022年我们在研讨些什么——会议活动篇
编者按
2022年,IMI持续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开展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等品牌活动,全年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沙龙、讲座等30余场,上百位专家学者就经济热点和学术前沿问题展开讨论,发表真知灼见。
回首2022年,我们既有对现实问题的探讨,也有对未来形势的展望。新年来临之际,我们整理汇总了各会议的观点集锦,以飨读者。
01
2022国际货币论坛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发布会暨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夏
7月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重阳投资教育基金特别支持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发布会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夏”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是“2022国际货币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会上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来自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发表了精彩观点。
附会议链接如下: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发布 专家热议“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圆桌实录丨多位专家联合解析“低碳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解读,六大核心观点聚焦低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鄂志寰: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与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
7月24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和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协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为“2022国际货币论坛”系列活动之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金融市场与风险防范”、“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资本流动”、“数字金融与高质量发展”、“经济开放与企业投资”四个主题进行了论文宣讲与点评。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金融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线上举行 专家共论四大学术热点
王国刚:以多边规则推进金融开放
管涛:汇率选择与货币国际化:来自于中国的经验
2022年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论坛
7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美国CET学术项目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团委及金桐全球英才计划协办“2022年中美学生领袖金融对话论坛”在线上举行。本次论坛以“绿色金融领域的中美合作”为主题。来自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美国高校的学生,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中国高校的学生就论坛主题展开深度沟通与对话。
02
2022货币金融圆桌会议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春暨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闭门研讨会
4月24日,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春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闭门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联合主办,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ZAFT)承办,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AIF)、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FIRST)协办。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财政部金融司巡视员、国有金融资本运营评价中心主任胡学好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姿态”和农村金融体系等有关问题,为下一步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春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闭门研讨会线上举行
乡村振兴中金融的角色和数字化姿态——“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2春”会议综述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宜宾峰会暨
“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5月21日,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宜宾峰会暨“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会上,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及教授、重庆工商大学原校长杨继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先后发表主题演讲。来自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研讨,讨论关于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金融可以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为促进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宜宾峰会”线上举行,专家热议“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
金融如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融合发展?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宜宾峰会”会议综述
“2022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讨会
12月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四川省金融学会、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四川天府银行联合支持的“‘2022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暨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讨会”以在线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王岩辞,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廖凤华,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焦瑾璞,江苏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IMI地方金融研究室主任何青,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教授黄继承等来自政府、高校、金融业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在线上出席“2022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并发表讲话。报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政策工具、持续改进金融服务能力,为支持科技创新、维护经济稳定、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各地金融实践的新挑战。总体来看,35个中心城市在2022天府金融指数中各有所长,部分城市金融发展成效突出,金融供给结构持续改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更好地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2022天府金融指数”发布会线上举行 专家热议“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2022天府金融指数重磅发布 新兴金融快马加鞭服务小微
03
大金融思想沙龙
大财富管理时代的行业变革与机遇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4期
2月1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IMI、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大财富管理时代的行业变革与机遇——《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1)》发布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74期)”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报告介绍了财富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并聚焦大财富管理时代的行业发展及各个机构的财富管理能力评价。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中国 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基金业领跑财富管 理行业增长,多元渠道格局显现
俄乌冲突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5期
3月4日下午,由IMI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18期)“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75期)闭门研讨会在线上进行。本期沙龙主题围绕“俄乌冲突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IMI特约研究员、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洪灏进行主题分享,所内专家与特邀嘉宾们围绕此主题展开了广泛的闭门讨论。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主题报告 | 洪灏:俄乌冲突背景下中国经济周期及金融市场分析——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5期
魏本华:俄乌冲突背景下,对正确认识国际货币体系与相应改革方向的思考
鄂志寰:对俄制裁将进一步加速去美元化进程,应采取措施提升人民币作为避险货币的地位
赵锡军:探讨俄乌冲突的影响传递路径,展望国际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应当走向何方?
范希文:SWIFT制裁留有缓冲,战后国际秩序或将转变
2022中国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走向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6期
3月19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EMBA中心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 19 期)暨人大财金“影响力|金融 EMBA 大讲堂”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2022中国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走向”。在本次会议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做主题报告,报告主要从经济形势、政策风向和资产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银杏资本董事长、北京金桐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文,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北京衍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投资总监刘毅在线上联合做出精彩解读。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主题报告 | 2022中国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走向——大金融思想沙龙176期
周广文:国内外经济形势、资产配置与中国资本市场
钟正生:俄乌冲突加剧滞涨风险,对全球经济金融造成深远影响
赵锡军:市场不确定性正在收敛,中国市场仍面临压力
肖耿:内部金融风险可控,关注外部压力和风险
观点集锦 | 2022中国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走向——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6期
建设中国特色衍生品市场
服务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7期
3月25日,由IMI、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和衍生金融50人论坛联合举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20期(总第177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中心金融市场研究室总监薛建良作题为《建设中国特色衍生品市场,服务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 LME镍事件的思考与启示》的主题报告。从1、LME镍事件概况及影响2、LME镍事件背后的风控制度及对比3、青山镍事件与中国企业境外衍生品失败典型案例特征4、LME镍事件带来的思考和建议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附会议链接如下:
汤珂:平仓压力、捕食性交易与大宗商品的价格异动——兼评青山镍与负油价事件
聚焦LME镍事件,建言中国特色衍生品市场建设——大金融思想沙龙177期主题报告
郭彪:青山镍事件背后的市场与政策思考,以及国家与企业层面的三个建议
胡俞越:用好、用活国际市场,助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中小银行组织结构变迁与地方金融风险防范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8期
3月27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21期(总第178期)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中小银行组织结构变迁与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在本次会议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陆利平做主题分享,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余专家也积极参与观点讨论。
附会议链接如下:
沙龙观点丨王剑:如何构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主题报告 | 地方政府干预和中小银行组织结构变迁——大金融思想沙龙178期
沙龙观点 | 张吉光:中小银行联合重组方式及组织架构特点
沙龙观点 | 李广子:从中小银行角度看地方金融风险防范
合并重组热潮之下,中小银行路在何方?——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8期观点集锦
俄乌冲突之下的汇率迷思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79期
4月10日,由IMI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EMBA中心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22期(总第179期)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俄乌冲突之下的汇率迷思”。在本次会议中,IMI研究员、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做主题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国银行香港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总经理贺晓博,IMI研究员卢季诺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高海红: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探讨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构想
管涛:俄乌冲突下对人民币的四点思考
俄乌冲突下的汇率迷思——大金融思想沙龙179期主题报告
GDP5.5目标下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0期
4月11日,由IMI与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23期(总第180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戴稳胜作题为《GDP5.5目标下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的主题报告。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伍戈:“三重压力”视角看当前经济形势与走向
“三重压力”下如何实现GDP5.5目标——大金融思想沙龙180期观点集锦
金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1期
4月16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主办的“金融助力十四五新征程”系列沙龙第24期(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1期)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金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在本次会议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罗煜做主题分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高惺惟、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及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杨涛:在金融助力共同富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四个方面
金融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角色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1期主题报告
疫情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2期
4月27日,IMI、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与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2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IMI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朱文宇,做主题报告“疫情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江苏苏宁银行股份公司董事长黄金老、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党委书记及行长孔庆龙、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及IMI副所长涂永红、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报告进行了点评并进行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黄金老:疫情持续影响与中小银行自救措施
疫情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2期主题报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汇率的均衡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3期
5月19日,由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IMI宏观经济研究室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3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IMI研究员、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宏观首席分析师熊园作题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汇率的均衡》的主题报告。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先后发表演讲。
附会议链接如下:
王国刚:经济下行条件下如何稳经济
信心胜于黄金——《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汇率的均衡》主题报告发布当前形势下的国际货币格局演变和人民币展望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4期
5月28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4期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当前形势下的国际货币格局演变和人民币展望”。在本次会议中,IMI研究员、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芦东做主题分享,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IMI副所长涂永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全球宏观研究室主任肖立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教授周颖刚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鄂志寰:从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角度评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推进 ——《当前形势下的国际货币格局演变和人民币展望》主题报告发布SDR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5期
5月31日,由IMI与国际金融论坛(IFF)研究院联合主办的“SDR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专题研讨会暨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5期)以线上闭门会议的形式举行。在本次会议中,IFF副理事长、IMF原秘书长林建海,IFF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原院长张礼卿做主题分享,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IFF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宋敏,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魏本华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张礼卿: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和人民币国际化
IMF原秘书长林建海:SDR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与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中美经济金融政策周期的演进与未来走向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6期
6月10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6期)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中美经济金融政策周期的演进与未来走向”。在本次会议中,IMI研究员、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王彬做主题分享,厦门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孟楠,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罗振兴,IMI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朱孟楠:未来中美两国经济金融政策周期效果
中美经济金融政策周期的演进与未来走向——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6期主题报告发布大数据的使用边界:
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7期
6月16日,由IMI、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7期庆祝人大建校85周年系列活动以线上讲座的形式举办。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大数据的使用边界: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经济学分析”,由IMI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邱志刚做主题讲座分享。
附会议链接如下:
关注大数据的使用边界,助力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新市民与新模式:面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8期
7月7日,由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IMI宏观经济研究室承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8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IMI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做题为《新市民与新模式:面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的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编审陈小亮先后发表演讲。
附会议链接如下:
李迅雷:以时间换空间降低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
主题报告|面向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让打工人能够在特大城市生活
夏磊:服务新市民、化解行业风险、共塑房地产新模式
王国刚:从增加供给和调节租售比角度应对住宅市场的供不应求格局
陈小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助力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
2022财富管理峰会
——大变局下的行业发展趋势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89期
8月25日,由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22财富管理峰会——大变局下的行业发展趋势”暨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89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IMI顾问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分别在会上作了相关报告。
附会议链接如下:
李扬:发展资产管理是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路径
吴晓求:从需求与供给两端看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前景绿色金融与ESG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0期
9月20日晚,由IMI、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90期)在线上会议进行。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了多位金融领域专家,联合解读“绿色金融与ESG”,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高昊宇做主题报告,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国际金融评论》主编汤勇军,IMI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涂永红等专家参与了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绿色金融与ESG——大金融思想沙龙190期主题报告发布
梅德文:有效、高流动性的碳市场对中国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人民币汇率波动下的货币政策走向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2期
9月24日,由IMI、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92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期沙龙特别邀请了多位金融领域专家联合解读“人民币汇率波动下的货币政策走向”。IMI研究员、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作主题报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芦东等专家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人民币汇率波动下的货币政策走向——大金融思想沙龙192期主题报告发布
芦东:稳定汇率的政策工具效果探讨
丁剑平:汇率“依市定价”与利率“以我为主”服务实体经济 应对美联储加息
管涛: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过程、影响与政策建议
连平:如何看待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金融与共同富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3期
11月1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193期),暨“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1期)“金融与共同富裕”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出席沙龙并做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出席沙龙并做嘉宾发言。
附会议链接如下:
刘尚希:走向共同富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挑战
赵锡军:充分认识金融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金融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4期
11月19日,由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4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建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曲凤杰联合解读“金融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她从“一带一路”发展历程着手,并结合当前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揭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尤其是卡脖子的金融支持面临的四大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从九大方面讲述了如何拓宽融资渠道,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附会议链接如下:
曲凤杰:金融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4期主题报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5期
11月26日,由IMI、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3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做题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题报告。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唐啸,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与IMI研究员陆利平就这一话题先后展开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主题报告 | 高峰: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5期
陆利平:探索最优金融结构,辩证看待数字化作用
曾刚:摸着石头过河,抓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三个重点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6期
2022年12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4期(总第196期)成功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晓晶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三位研讨嘉宾郭建伟、戴稳胜与管清友进行了深入的主题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观点集锦 | 如何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张晓晶、郭建伟、管清友、戴稳胜联合解析汇率市场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7期
12月10日上午,由IMI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金融发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5期(总第197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教授张礼卿做主题发言。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主题报告 | 管涛:汇率市场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7期
主题演讲|张礼卿: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大金融思想沙龙197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金融开放
——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8期
12月14日,由IMI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8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联合解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金融开放”。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主题演讲 | 鄂志寰:大湾区战略助力香港经济发展——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8期
主题演讲 | 肖耿: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金融开放——大金融思想沙龙第198期04
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
2022年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春季发布会
5月11日上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主办,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与中国银行研究院合办的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以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副代表李鑫,IMF研究部经济学家Davide Malacrino,IMF欧洲部经济学家Ting Lan,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魏本华,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瞿强作为研讨嘉宾出席会议并发言。IMI联席所长、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做会议总结。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主持。
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调了0.8个百分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俄乌战事给欧洲和俄罗斯带来的负向外溢效应。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大宗商品出口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全球大宗商品出现了上行压力。劳动力市场方面,发达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日益趋紧,工资压力不断加剧,产生更大的通胀压力;相比于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收紧趋势并不那么明显。未来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都要进行相应调整,很多国家已经在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所以利率上升是大概率事件,有大量外债的国家未来会面临更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图表显示有些低收入国家未来25%的财政收入都要用于支付外债的利息。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 | 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线上发布会圆满举行
IMF驻华首席代表: 危机叠加,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IMF驻华副代表: 亚太地区经济走向风险与挑战并存
吴晓求: 恢复信心、稳定预期,是当前政策的重点2022年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秋季发布会
10月27日上午,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合主办,植信投资研究院合办的“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IMF驻华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副代表李鑫,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高级金融专家 Torsten Ehlers、Charlotte Gardes,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芦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研究员杨子荣等来自欧、美、亚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研究和探讨货币金融战略。
IMF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把亚太地区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下调至了4%和4.3%,远远低于过去20年来亚太地区年均增长5.5%的水平。尽管如此,在全球经济日趋暗淡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仍然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中国经济在2022年受到了疫情、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以及外需减弱的三重影响。中国政府在2022年采取了非常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大盘,促进经济恢复,这些政策对于经济的抬升作用是正的0.6个百分点。关于政策应对,基于亚洲通胀水平的预测,不能排除核心通胀会更加持久的可能性。在这种可能性下,就需要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帮助各国央行稳定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财政政策方面,各国政府在动用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的时候要更加有针对性,这些财政政策应该是暂时的,要有一个退出机制,而且要预算中性。为应对“疤痕效应”的影响,各国政府应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在中长期促进增长。
附会议链接如下:
会议简报|2022年秋季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隆重举行
连平: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实现稳增长
IMF驻华副代表:从亚太地区视角展望全球经济发展
IMF驻华首席代表: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现在应一致采取行动05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复苏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1期
6月11日下午,由上海华瑞银行、IMI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沙龙(第1期)在线上会议进行。本期沙龙主题围绕“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复苏”,IMI研究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朱太辉做主题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等专家参与了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长三角地区经济复苏?——“华瑞金融科技沙龙”首期主题报告发布
陈道富:金融科技助力长三角经济复苏的可能政策逻辑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2期
8月30日傍晚,由上海华瑞银行、IMI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沙龙(第2期)在线上会议进行。本期沙龙主题围绕“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中国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成员曹锋做主题报告,太一集团董事长邓迪、蚂蚁集团研究院高级专家孙曦、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南海协同创新发展基金董事总经理吴恩涛参与了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元宇宙、DAO、NFT……区块链最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解读——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2期主题报告发布数据治理助推隐私保护生态构建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3期
10月10日,由上海华瑞银行与IMI、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瑞金融科技系列沙龙”第3期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经济咨询高级研究员、北大光华博士后田力作题为《数据治理助推隐私保护生态构建》的主题报告。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百融云创CEO张韶峰,中电标协数据管理应用推进分会副会长蔡春久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数据治理助推隐私保护生态构建——“华瑞金融科技系列沙龙”第3期报告发布数字支付:撬动小微商户数字化升级的入口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4期
10月23日下午,由上海华瑞银行、IMI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第4期)”在线上举行。本期沙龙以“数字支付:撬动小微商户数字化升级的入口”为主题。会议邀请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姚泽宇做主题报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南京苏宁易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霞以及蚂蚁集团研究院战略研究总监冯佳琦参与研讨。
附会议链接如下:
中国数字支付:中小微商户数字化升级入口——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4期报告发布
蚂蚁集团冯佳琦:小微商户数字化的思考
杨涛:当前支付产业的现状、关注点和未来走向隐私计算:
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第5期
12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金融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华瑞金融科技沙龙”系列活动第5期“隐私计算: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助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交通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网络金融部总经理李肇宁做主题报告,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就这一话题先后展开研讨。
内容整理:朱润
本文监制:商倩、魏唯
版面编辑|曹涵琦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董熙君
近期热文
海外之声丨巴塞尔委员会主席:数字化世界中的国际合作 对抗全球经济“熵增”的内生力量:数字经济的进化与数字货币的破局 焦瑾璞:普惠金融领域需进一步研究关注的问题及其破解之法 黄金老:多措并举支持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 黄继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四点问题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 秋
暨‘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管理’研讨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