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

时间:2022-12-04 09:50:10来源:网络作者:147小编点击: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图1)

最近,《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9》引起网友热议,报告显示,房产占比居高不下,投资预期有待转变。

2018年我国家庭人均财产为208883元,比2017年的194332元增长了7.49%,增长速度高于人均GDP增速。

房产占比偏高、金融资产结构单一、较高的预防性储蓄等都与扩大内需背道而驰,导致国内需求增长乏力。

这份报告还有哪些看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图2)城乡家庭财产差距较大

城乡家庭财产差距较大,2018年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财产分别为292920元和87744元,城镇家庭人均财产是农村的3.34倍,且城镇家庭人均财产增长速度快于农村。

城乡居民在财产构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从我国居民家庭财产结构来看,房产占七成,城镇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家庭人均财富的71.35%,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净值占比为52.28%。

人均财富增长的来源表明,房产净值增长是全国家庭人均财富增长的重要因素,房产净值增长额占家庭人均财富增长额的91%。

因此,房产净值较高的城镇居民家庭将从房产净值大幅增长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财富积累。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图2)金融投资结构持续单一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城乡居民投资渠道大大丰富,但从实际投资份额来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依然单一,农村居民尤为如此。

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分布依然集中于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占比高达88%,接近九成。

在有数据可查的35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仅有8个国家的存款和现金占家庭金融资产比例超过了50%,这一比重超过60%的国家只有3个国家。

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比较广的北欧国家中,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所占家庭金融资产比重分别为和38.75%,均处于较低水平。

单一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利于居民家庭平衡资产风险,而且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国家庭储蓄的主要原因依次是:

“应付突发事件及医疗支出”占48.19%

“为养老做准备”占36.78%,“为子女教育做准备”占23.97%

“其他原因”占20.57%

“不愿承担投资风险”占13.82%

为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预防性储蓄成为储蓄的主要动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以降低居民对预防性储蓄的需求。

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化,同时也不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图2)金融投资存在群体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金融素养较低的家庭更可能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因而选择远离金融投资。

高收入、高学历群体通常具有较高金融素养,更为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信息,加之其拥有较高收入和资产,可以在满足房产和预防性需求基础上投资金融资产,因而资产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地作出投资决策,并从中获取收益。

随着可支配收入提高,家庭拥有的人均房产净值也逐渐上升。

如果将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10个等分组,进而考察人均房产价值在不同收入等分组的差异,可以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等分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产净值仅为41406.34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等分组居民的家庭人均房产净值则达到441735.8元,是最低等分组的10.66倍。

人均房产原值和人均房产现值也基本呈现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房产债务余额和负债率也随着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近年来,人们对未来房价形成了上涨预期,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配置在房产上的资产都在增加。

由于高收入家庭对房产购买能力和融资能力更强,因而房产负债率和杠杆率也较高。

随着收入水平和学历提高,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呈现不同特征。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家庭人均现金、活期与定期存款有所增长,且增幅越来越大。

深度揭秘(国内家庭财富报告)2019中国家庭财富报告原文,(图2)互联网金融“城乡有别”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模式的典型代表,能够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刺激用户的金融需求,这对传统金融造成了巨大冲击。

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最主要功能是消费支付。

无论在全国范围还是分城乡统计,使用过互联网消费支付功能的消费者远超通过互联网投融资的人群;其中,使用过互联网金融投资功能的群体又明显多于通过互联网融资的群体。

在消费支付中,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使用随着家庭财富增长逐渐增加,使用互联网金融投资手段远不如互联网消费支付手段普遍。目前,普通群众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疑虑,互联网金融投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掘。相对而言,人们对互联网融资平台的熟悉程度较低。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互联网融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再加上快捷的还贷款手续以及灵活便利的还贷款期限,近年来互联网融资功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内容来源于经济日报、腾讯新闻

—End—

推荐阅读

权威消息:北京等六地启动网贷监管试点

P2P网贷平台纳入征信系统

权威消息:网贷监管四季度“成熟一家,纳入一家”

有利网获“2019最受用户和媒体喜爱的十大新金融品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