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今秋开幕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本月起推出《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双参展作品,带领观众回首上海双年展走过的24年,与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城市中的人们紧密相连的24年。这是上海双年展首次以大型展览形式回望来路,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自疫情发生之后举办的首个展览。
图说:《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海报 官方图
艺术思考
展览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这群艺术工作者,诚实地面对自我,通过将个人记忆汇聚入历史汪洋。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已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它的创立初衷是为中国艺术家构筑与世界有效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全球最前沿艺术思考和创作的窗户。上海双年展创办人方增先先生在第一届上海双年展展言中写道:“中国应该拥有自己的国际级的美术展览,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选择和平等交流,这是艺术的高尚理想,也是历史的必经之路。”
时代缩影
2008年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快城快客》,给画家张恩利的感觉就是这和城市新移民有关。画家张恩利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生活体悟真切且强烈。“城市过客”和“新移民”的身份是初来乍到的人的烙印,急迫融入城市的执念,鞭策着新移民们忍受不安与不适,这种无法为外人道的新移民心态,张恩利敏锐地捕捉到了。他选择了用油画创作最简单常见的床的形态,“对新移民而言,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拥有一张床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1932年出生的老一代雕塑家夏阳参加了2010年的上海双年展。他来到上海的时候,上海到处都在盖房子,他对农民工印象深刻,于是做了这一件作品,是夫妻共同劳动,推着一车的砖头。雕塑没有使用石头或泥塑,而是剪开了金属片。“这件东西是很写实的,不是仿实的。”
图说:往届上海双年展现场 网络图
丰沃土壤
上海这座城市赋予了双年展有机生长的丰沃土壤,同时也给予了策展人和艺术家源源不断的思考动力。2000年第3届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的策展人侯瀚如认为,上海精神内核在于“文化开放性、多元性、混合性及积极性的创新态度”。
2008年,第7届上海双年展“快城快客”聚焦了在迅猛发展的城市之中工作、迁徙与生活的“人”,邀请了国内外约20位艺术家针对上海的地标区域“人民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并作为创作起点。2014年,第10届上海双年展“社会工厂”则将视线从上海的社会现象转移至现代化社会结构形成的内核。2018年,第12届上海双年展则援引了美国诗人卡明斯和中国古代神话的“禹步”洞察当今加速发展的世界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表示,看东西距离太近,时间和空间被压扁,我们很难真正看清意义。经过多年后我们回看,可以体会到优秀艺术家是如何“点穴”的。(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