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重要文物出土,他却紧急叫停发掘!考古发现为城市发展和未来关系提供新的判断

时间:2022-10-20 03:01:04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原标题:重要文物出土,他却紧急叫停发掘!考古发现为城市发展和未来关系提供新的判断

重要文物出土,他却紧急叫停发掘!考古发现为城市发展和未来关系提供新的判断(图1)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习近平

一个周五的下午,上海博物馆一楼展厅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上,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的男子排在参观者群里,俯下身子观看文物,轻声提醒身边的参观者注意眼前文物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纹饰、一块斑驳难辨的铭文,然后眯着眼睛听参观者对这些古代瑰宝的赞叹与感受。

许多人不知道,眼前这个老法师,正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考古专家陈杰。

从事考古工作25年的他,见证过崧泽文化、马桥文化考古发现,参与过志丹苑元代水闸、青龙镇遗址等考古项目,和同事一起将这座繁华都市的历史往前推至6000年前,勾勒出上海因港而兴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曾带领上海博物馆赴斯里兰卡考古队,在当地发掘出一批来自中国的文物,证实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考古项目顺利开展,一大批实物证据被发掘发现,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陈杰说:历史有其发展规律。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明确我们往哪里去。

考古需要科学冷静

走进上海博物馆古代陶瓷馆,可以看到一尊崧泽文化时期的红陶盆形三足鼎,它直壁深腹,鼎身一圈装饰如绳索缠绕。再到玉器馆,会看到一件神像飞鸟纹琮,有着典型的外方内圆的良渚文化玉器形制。顺着陈杰手指的方向,会发现神人兽面的眼睛周围满布花纹。这些文物都出土于上海。

在很多人印象里,上海的前身不过是个小渔村。陈杰不这样认为。上海地域面积虽不大,却已确立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等多个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和遗址;上海的考古发现串联起上海乃至长三角古代文明轨迹,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着坚实支撑。

上海博物馆展出上海出土文物

上海地区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2010年,在对距离福泉山遗址以北约250米的吴家场良渚文化权贵墓地进行第二次主动发掘时,陈杰主持上博考古队再次发现一座大墓,除了玉器、陶器、骨器等随葬品,还有两柄布满雕刻的象牙权杖。

这一前所未有的发现让大家兴奋不已。陈杰却立即叫停工作,请专家到场论证。这些文物太脆弱了,室外发掘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考古发掘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根据专家意见,考古队对这一墓葬采取了实验室考古模式:清理完墓葬周边后,从底部50厘米深处切入,将2米长、4米宽的墓葬整体吊起运送至青浦博物馆,再进行室内发掘——这两柄满纹象牙权杖得以安全出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两件良渚文化象牙制品。

好奇心谁都有,但我们需要克制这样的好奇心。陈杰说,如今的考古发掘会准备一整套文物保护预案,这是一个科学冷静的过程。

连接过去与未来

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宋代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海上观潮》中描述了吴淞江开阔江面上潮水汹涌的场景,他的《青龙杂志》则记载了当时的青龙镇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热闹非凡。

如今站在青浦区白鹤镇的青龙镇遗址旁,很难将这个被草地与农田覆盖、距离海岸数十公里远的地方与一个在文献中被反复提及的繁华港口联系起来。

青龙镇遗址发掘现场

2016年9月9日青龙镇隆平寺地宫的考古发掘,为这一重要港口的存在提供了实证。陈杰是当时的领队。发掘工作从当天6时30分开始,次日1时许,地宫终于展现在大家面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四层套函,其中还发现一铜瓶,瓶内4颗圆珠,应是佛教圣物舍利。这一发现与文献记载的隆平寺塔中藏舍利相符。为确保文物安全,考古队将文物取出运抵文保中心,5时许直接进入恒温恒湿的实验室。

2016年底青龙镇考古成果向社会公开

上海因水而生,因港而兴。2001年5月,志丹苑元代水利工程遗址被发现时,陈杰正在华东师大读博士,住处离遗址很近,是考古队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十几年后他领队发掘青龙镇遗址,不由将它和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串联起来:建于唐代的青龙镇,随着吴淞江淤塞日益衰微,志丹苑元代水闸就是治理吴淞江的,负责这一工程的官员任仁发正是青龙镇人。明代以后黄浦江成为新的入海通道,城市中心迁往吴淞江口,逐渐形成现代的上海。

在陈杰看来,从青龙镇到洋山港,上海的发展有其规律脉络和文化基因,考古发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未来关系提供了新的判断。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与斯里兰卡考古工作者在当地联合考古

2018年8月,陈杰带队赴斯里兰卡与当地合作开展40天的联合考古。这是上海博物馆在海外的首个合作考古项目。近十年来,中国考古‘走出去’越来越多。陈杰说,正如总书记所言,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博物馆里的隔空对话

今年8月3日,作家莫言专程来参观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他跟陈杰说:对作家而言,故乡有多重含义,参观学习、观摩走访,都是寻找和探访故乡的方式。在上海博物馆看到的珍贵文物,也可以成为我的故乡。

与作家从展览中感受到文化意义的故乡相似,形形色色的参观者都从这些中国古代文物中收获自己的领悟。在上海开舞蹈和艺术体操学校的俄罗斯姑娘奥克萨娜说:感到内心的平和,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

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平台,让观众参观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责。精心策划的展览,比我们在文献中看到的历史更加鲜活,也让我们可以更多和古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在策划组织这次展览时,陈杰曾几次前往河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慷慨拿出314件文物,正是看中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窗口效应和上博的专业积累。

与宅兹中国展同步,上海博物馆还在举办以希腊文化艺术为主的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展,两大古老文明在博物馆里隔空对话;去年举办的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来自全球13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藏品突破疫情封锁聚集在一起,讲述中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碰撞。

一边是‘何以中国’,一边是‘对话世界’。让陈杰倍感欣慰的是,上海博物馆不仅与全球博物馆有良好互动,上海公众的响应度也很高,到博物馆看展览在上海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专家点评

让文物和遗产活起来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中国

考古专家陈杰的经历,是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工作日趋科学化、专业化,众多重量级的考古项目顺利开展,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问世。它们宛如一棵棵记载历史信息的家族树,不仅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证实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这对于塑造全民族的历史认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根脉,进一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无论是考古发掘,还是历史研究,都不仅是项学术工作,更是要面向大众,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就如总书记所说那样,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强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营造出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才能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 程曦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