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中国平安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投资时报》记者 齐文健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十年或是转瞬即逝,十年亦是璀璨一程。过去十年,中国金融业砥砺奋进,行业得到长足发展。
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81.95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为344.76万亿元;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89万亿元;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2.3万亿元。
作为这些数据背后助力者之一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在过去十年实现了跨越式成长。据统计,该公司2021年的总资产、总营收、营运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是2012年的3.6倍、3.9倍、4.6倍以及5.1倍。该公司的总纳税额在2021年达1114亿元,相当于2012年的3.59倍。
在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平安以2021年度199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全球榜单中排在第25位,较十年前排名提升217位。
继2020年、2021年接连推出大湾区建设系列报道,《投资时报》与标点财经研究院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于今年再推重磅特刊—《崛起!大湾区新势能》。重磅入选此次案例的中国平安,不仅自身稳步增长,而且还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过去十年业绩亮丽
扎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平安,从国内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进阶为集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综合金融与医疗健康并行发展的大型集团。
回顾中国平安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转型史。而转型,是结合经济、市场环境变化以及自身资源禀赋做出的慎重抉择。
诞生于1988年的中国平安,已经走过34个春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探索现代保险之路到专注保险主业摸索综合金融模式,再到强化综合金融实践、探寻金融+科技的融合之路,当前该公司所处的进程则是推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升级,构建综合金融+HMO管理式医疗服务体系。
转型无疑为中国平安带来发展机会,这从过去十年的业绩便可窥见一 二。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总资产、总营收、营运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420亿元、11804亿元、1479.61亿元、1016.18亿元,相当于2012年的356.57%、394.26%、457.02%、506.82%。
同时,中国平安在2021年就业岗位为91万个,较2012年的70.32万个增幅为29.4%;总纳税额也从2012年的310亿元升至2021年的1114亿元,超过十年前的3倍。过去十年,该公司累计纳税总额达到8168亿元。
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平安在过去十年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成长为实力雄厚的金融航母。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金融资源将金融服务实体落到实处。
一组数据彰显了中国平安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贡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公司累计运用资金逾5.9万亿元,推动实体经济进步。
在服务国家战略层面,《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中国平安积极参与京沪高铁、中国铁路发展基金、赣铁集团、湖南铁投、贵州铁投等重大铁路工程,累计金额超280亿元。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中国平安及旗下子公司的身影也随处可见。除了投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铁路建设外,平安金融壹账通与招商局港口集团签约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物流及贸易便利化区块链平台项目;平安产险承保粤港澳大湾区工程项目超2万个。
与此同时,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中国平安也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创新丰富小微企业纾困措施。
据了解,平安旗下陆金所控股率先在业内推出4+1重点行业小微扶助计划,且根据各地行业分布和发展情况,升级为4+1+1行业小微扶助计划,可因地制宜为各省份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此外,平安普惠推出陆慧融生意通这一数字化工具,帮助入驻的小微企业扩大产品采购、销售途径,优化供应链,并襄助小微企业解决缺乏商业资源和人脉的核心经营痛点。
为了方便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陆金所控股在2021年推出一套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该方案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对小微信贷流程进行改造,大幅降低等待时间,将小微客户贷款申请流程平均耗时降低44%。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陆金所控股累计协助超1780万小微企业客户获得融资,管理贷款余额6763亿元。
其实,中国平安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向小微企业赋能的探索并不止于此。平安银行(000001.SZ)在2019年实施星云物联计划,将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融为一体,对企业入库、盘点等数据进行监控,填补了小微企业贷款资产透明的空白,可为企业精准放贷,也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升级。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持续推进,中国平安继续深耕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利用资本力量引导产业优化升级。不仅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提供资金支持,中广核风电增资项目中也有该公司旗下子公司出现,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截至2021年末,中国平安绿色金融投融资规模2245.80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898.13亿元;2021年环境类可持续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5.69亿元。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多年来,中国平安始终关注重点地区的产业、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问题,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和公益项目等各类工作,希望与社会形成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健康关系。
中国平安主动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2018年,中国平安启动面向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向实施三村工程,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2022年6月末,产业扶贫方面,中国平安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振兴帮扶资金497.20亿元;健康扶贫方面,累计升级乡村地区卫生所1228所,支持培训乡村医生11843人,健康检测筛查覆盖贫困地区人口11万余人;教育扶贫方面,升级贫困地区乡村小学1054所,培训村小教师14110名,惠及贫困学生30余万。
在探究乡村振兴长效模式下,中国平安还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在市场化机制下探索出综合金融帮扶闭环,构建首个覆盖贫困产品全产业链,从而激发重点地区的造血功能。
《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平安创新帮扶机制,形成产前扶智培训、产中产业造血、产后产销赋能的产业三环,切实帮助农户发展,还开发了振兴保、溯源保、防贫保三种保险产品实施精准扶贫。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平安在2022年创新开展保险、金融、医疗健康三下乡项目,聚焦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两条主线,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公益项目方面,早在1994年,中国平安就加入了希望工程,20多年来,中国平安陆续在全国各地援建了希望小学119所,并持续投入资金对学校硬件设备进行升级维护。
在教育公益投入上,2003年8月,中国平安正式启动励志计划,旨在鼓励高校学子励志报国、发奋图强。过去18年间,该计划累计奖励近6000名优秀学生,发放奖金高达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