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留言板」我眼中的广东教育这十年|非凡十年·广东教育

时间:2022-10-18 22:33:54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原标题:「留言板」我眼中的广东教育这十年|非凡十年·广东教育

「留言板」我眼中的广东教育这十年|非凡十年·广东教育

统筹/整理 陈晓璇 图/视觉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教育的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是守正创新的十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羊城晚报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教育人发出我眼中的广东教育这十年征集,聆听他们对广东教育这十年历程的肺腑之言。

这十年来广东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呈现了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发展态势。这十年,是广东基础教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德育和学生发展指导普遍得到加强的十年。这十年,是广东基础教育紧跟中央部署,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和中考改革、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积极探索新课程落地、新教材实施、新导向教学,学校育人导向和人才选拔方式愈加完善的十年。

这十年,是广东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百千万建设工程、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持续优化、学历层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大幅提升的十年。

未来十年,期待广东基础教育朝着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多选择、更好满足国家对多层次、多样化人才需要和满足家庭和孩子对多元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的方向健康发展!

——吴颖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年,彰显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使命与风釆:广东率先开展对地市党政领导教育履职问责督查,为全国教育督导督政工作开创了新样板。广东作为进城务工人员最多的省份,各级党委政府努力践行教育公平政策,为每一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广东作为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在粤港澳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上,探索前行,为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果。

——陈健

广东教育督导学会会长

近十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广东职业教育界同仁奋发有为,广东职业教育在规模和质量发展上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最大,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院校数量最多,学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竞赛成绩优异,毕业生就业升学率高。迈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广东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高地、世界职业教育的示范区未来可期!

——杨志勇

广东省督学

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会长

今年6月11日-13日,我和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首批教育家班的学员一起前往云浮新兴开展赓续初心,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教公益活动。回看首批教育家班结业的五年来,17位学员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和支教粤东粤西粤北教育的情怀,聚焦教育改革,赋能乡村课堂。2012年-2022年,十年间,学员们见证和受惠于广东省的强师工程,受训学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成为了广东基础教育名副其实的领军人才。十年重逢再支教,一怀感恩续奉献。

——谭健文

广州教育学会副会长

广东高等教育十年飞速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大学生数量猛增,应届高中毕业生九成上大学;高水平大学不断增加,双一流大学翻番;高职学校如雨后春笋,使广东经济高位发展如虎添翼;合作办学一枝独秀,国内不少名牌大学开办广东校区;国外著名高校在广东不断落地;出国留学、外国学生来广东上大学人数都加速增长;瞄准科技前沿、经济发展、文化高地的新学科新专业层出不穷,质量趋于上乘;尖端科研成果惊人,基础研究凯歌高奏!

——吴康

数学教育家

华南师范大学原教学督导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精彩蝶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广东教育十年来的变革发展,让生活在南粤大地的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长安镇作为全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以品智教育 特色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全力推进全镇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看到,教育工作者的爱党、敬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与关切,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推进教育公平惠及更多百姓,不断缩短城乡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多元发展,职业教育赋能地方经济,有影响力的高校在南粤落地开花。五育并举让孩子们的脸上有光彩,教育改革让城乡有了发展的动力。

——蔡少霞

东莞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基础教育聚焦均衡优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府承担了更大的责任。教育关乎民生的福祉、关乎民族的未来,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现在,广东中小学校成为当地最美的地方;中小学教师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在校教师获得感持续增加、育人动能持续增强;当一名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名校毕业生的重要选择。

中小学校主动积极作为。从申报教育部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示范区),到落实双减等政策,中小学校奋发有为:参加2018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奖等级及数量,有重大飞跃;像华师附中培养了10多名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有重大突破。现在,高质量、创新、特色发展,已成为中小学校长的普遍共识。

——姚训琪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当作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未来工程。作为广东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这十年我感受尤为深刻。广东基础教育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年来,广东实验中学发挥实验性、创新性、示范性作用,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大力引进人才,优化教师队伍,设立全省第一家基础教育博士工作站,在广州、深圳、珠海、茂名等地创办多所学校,为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贡献了省实的智慧和力量!

——全汉炎

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广东教育这十年,是改革创新的十年。十年来,广东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广东教育这十年,是优质均衡的十年。十年来,广东全面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推进集团化办学,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广东教育这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十年。十年来,广东教育始终立足湾区,辐射全国,在教育信息化、生涯规划、产教融合等领域创造了广东模式,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李卫东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广东教育这十年,是守正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充分体现了教育发展的高度、厚度和温度。广东教育真正落实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通过贯彻双减政策、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实施新强师工程等举措,为教育提质增效,充分体现教育发展的高度;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德育的高效、智育的创新、体育的普及、美育的浸润以及劳动教育的体系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厚度;务实推进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增强试题开放性,注重核心素养的养成,切实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成长,充分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温度。

——欧卫国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这十年,是我个人教育生涯难忘的十年!我的教育足迹从汕头到广州,再到佛山,再到潮州,经历了广东教育飞跃的十年,参与了四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充分感受到作为广东教育人的幸福和骄傲!

这十年,是我个人学习生涯难忘的十年!我的学习足迹从上海到北京,再到英国,再到美国,我的教育视野从根系中国,到放眼世界,见证了中国基础教育从学习到追赶再到文化自信的历程,充分感受到作为广东教育人的幸福与骄傲!

这十年,是我个人生活感悟难忘的十年,教育即生活!自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州后,千年古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激发了我到潮州办学的信心,办潮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作为广东教育人的幸福和骄傲!

非凡十年,非凡广东教育人!

——吴海洋

潮州市湘桥区韩文实验学校校长

十年奋进,广东民办教育成为并保持着数量、规模等第一大省地位。新时代,向民办教育强省转型和教育大回归成为正在进行时:回归理性,分层分类的民办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回归轨道,民办教育促进法已然将学校导入合规运营;回归定位,民办学校重新成为有益补充;回归公益,普惠性幼教常态化运营。

——陈峰

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校长

广东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

十年,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却是一段广东教育人同心筑梦的壮美长卷。

十年爬坡过坎,实现了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十年攻坚克难,达成了教育质量崛起的系列大破局;十年励精图治,推进了五化一体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十年持续发力,保证了教师地位和待遇的节节升高;十年党建引领,汇聚起全民共建教育强省的磅礴伟力。俯首行不辍,昂首向未来!

——王礼维

广州为明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

回首广东教育近十年,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公平全面保障。从网络学习空间到智慧课堂,再到教育元宇宙,见证了广东教育教学环境的变迁;从信息化变革课堂教学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演绎着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脉络;从单一评价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展示了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广东样本;从校本教研到新强师工程、南方教研大讲堂,呈现了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广东方案;从办名校到办教育集团,提供了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广东良方。华师附小历经了这个变化,也见证了这个变化,我们坚信我们的制度,也坚信我们的教育。

——张锦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千帆竞发勇者胜,百舸争流奋楫先。2012年至2022年,是广东教育锚标定向,全速发展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致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非凡十年,未来可期。立于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广东教育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树人,为民育才,砥砺前行,再铸辉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吴海华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校长

教育,民心所系;发展,永不停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破五唯到立五育,从双减落地到减负提质,广东基础教育在改革中腾飞。地处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越秀区,十年砥砺谱华章,老城焕发新活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三项全市之首、率先试点开设公办性质港澳子弟班、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工作先锋区、创新669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新绘五育图谱等。 学在越秀教育品牌辐射全省,为广东基础教育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一名越秀教育人,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广东基础教育飞速发展的非凡十年,浓情广东,花开越秀,下一个十年,我们砥砺前行,建功新时代!

——陈康英

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这十年,学校更美丽了。校园越变越美,成为了师生们共同成长的乐园。

教师更专业了。立德树人,提升学科素养,创新教学实践,坚持终身学习,整体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学生更快乐了。双减政策下,学习更快乐、兴趣更广泛、体魄更强健、业余生活更充实,孩子们享受童年,幸福成长。

家长更轻松了。孩子们的课后作业、日常考试减少,成绩不公开,周末校外学科培训被取缔,学校开设托管服务让人省心,家长如释重负。

展望未来,广东教育,必将更加辉煌!

——赵斌

广州市越秀区云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从广东省学前教育十年发展大数据中,我们追寻到学前教育发展腾飞的轨迹!幼儿园数量的高速增长、幼儿入园机会的均衡保障、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优化建设、家庭保教费压力的有效缓解……十年来,学前教育深化改革带来令人欣喜的发展!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多年以来立足实践,参与幼儿园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多项课题研究,通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反思与总结,逐渐走出了一条园本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实践之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将多年来开展的实践成果集结成册出版,旨在为幼教同行带来新视野、新思路。

——蔡晓冰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院长

现在的年轻人更爱国,也更懂得爱国——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成长在和平年代的九零后、零零后为什么会更爱国?在我看来,是现在的年轻人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思维,他们清楚地认知到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和平富强的中国才能让年轻人实现理想和抱负,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为资深的国际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根植本土、放眼世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国际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自信和全球胜任力的未来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广东教育这十年,是国际化教育内涵发展的十年,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广东本土化的国际教育,更多具备中国智慧、能讲好中国故事的新一代茁壮成长,他们无论是在海外留学、就业还是学成归来,都给世界、给中国带来更多的中国声音和铿锵力量。

——黄秋艳

辰美国际艺术教育校务委员会主席

广东省国际教育促进会副会长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作为广东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员,以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办特色的办学思路,致力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深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广东教育强省文化强省贸易强省等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卢羡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这十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依托行业、服务地方,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双高等国字号建设一步不落,现代学徒制等国字号改革一项不漏,国家教学资源库等国字号成果一个不少。学校将为高铁走出去、轨道上的大湾区和加快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贡献智慧和力量!

—— 马仁听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广东职教实践的参与者,一手落笔深耕以文化人大文章,外修颜值,内修气质,推动校园文化与军事特色相结合,在精神层面富养学生,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到学子心中;一手落针精绣服务战略大局锦上花,开拓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实现了多个在全国范围内从0到1的突破。

——伍第政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十年来,广东技工教育高擎高质量创新发展理念,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实施推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为中国金牌数、奖牌总数居世界技能大赛榜首贡献半壁江山力量,为大湾区建设、广东三项工程持续输出高技能人才,也为一带一路职教共同体续写了中国精彩故事。

——王作根

广州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这十年,广东技工教育构建了服务广东经济发展的育人新格局,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提供了有力支撑。

——邹菁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广东技工人坚持文化引领战略、产教融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智慧服务战略,围绕培养匠心独具的创造美好生活品质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朝着培养德技并修、有智慧思维、适应未来智慧服务、助力未来美好生活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笃行不怠,一起向未来!

——钟秀平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院长

这十年,广东技工人团结一致、励精图治、改革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全面对接产业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这十年,全面开展课程思政、深化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这十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竞赛引领专业发展,走出国门、为国争光。

——任惠霞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

作为一名广东职教人,我既是参与者,也是倡导者。六年前,我们还要前往初中校门口派发招生简章,如今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蓬勃发展。今年我校招生火热,甚至出现了家长带着孩子登门求学的景象,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美好愿景转为大有作为的广东实践。

——陈雁频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党委书记

旅商人的十年,是产教融合、职教改革的十年,是对外合作、互融互通的十年。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广州旅商必将继续为建设立足湾区、岭南特色、全国一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而努力奋斗。

——吴浩宏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

(排名不分先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蒋铮

校对 | 黄文波 姚毅 桂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