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上海第二十五届海外置业移民留学展览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

时间:2022-07-04 03:27:52来源:147采集作者:147小编点击:
追逐财富的寻梦之乡,是否标志着更美好的生活?到底什么才是更美好的生活?下一座金山会在哪里?——摄影师刘博智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的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发现金矿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淘金者蜂拥而至。大量中国人亦闻讯而去,1860年移入美国的中国人人数从1850年的700多人猛增到34,933人。除了淘金,他们还参与修建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希望在工作数年后回乡。(点这里看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金山伯是指他们中从北美回来的人,老家的人看到的是他们带着钞票衣锦还乡,买地置业,大宴宾客。刘博智亲眼见到的第一位金山伯,是在他五岁时回家的大伯。为了供养十个子女,大伯离开香港往金山几次,最终决定乘坐往返于美国和香港的克利夫兰号回来,与刘博智一家居住。妈妈将家里的物件左搬右搁,腾出了一间面朝天井的小房间给大伯,刘博智很兴奋,他想听大伯给他讲述那个童话般遍地黄金的美国。很快,刘博智发现大伯并没有金山伯的那种黄金派头。他没有购置任何房产,也没有请人吃过什么大餐。他喜欢安静地躲在房间里,觉察到小刘博智的失望时,会从一个好像药瓶子的盛器里拿出一颗陈皮梅给他。后来才知那些陈皮梅是老人家用来送中药的,瓶子空后不久,大伯死于小肠气。原来金山并非美梦。大伯的故事说起来并不好听,原来他是在加拿大从事贩卖假证件及利用冒称是自己孩子的手法,带中国小孩非法进入北美境内。最后一次,因贿钱不足差点要坐牢。回程时,轮船在太平洋行驶期间,他已差不多将余钱赌博输光。刘博智作为在香港长大的孩子,在这之前从未听过有关金山伯工作和生活的只言片语,更别说期间的种种不堪。▌亲历金山梦十年后,刘博智自己也远赴金山。虽然已经知道金山梦并不是很美,但他高中毕业后,为避免过牛马生涯,要找出路,首先想到的也是要出国去。全家借钱凑齐机票、学费和买相机的钱,用各种办法让他去到加拿大学习摄影。到了却并没有顺利开始计划中的学习生活,而是必须找到一份工作,这样他才能吃到一顿真正的中餐,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到不再有家庭供给,一切都要靠自己。因为太想家,他每天上学放学都故意通过唐人街,希望能在陌生的加拿大找到一点亲切熟悉的感觉。“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1)

唐人街的餐厅,是金山伯们乡愁的寄托,这家是上海饭店你尽可食 堪萨斯 托皮卡 1992年

一路上自中餐馆飘出的菜肴味道,十分亲切也十分诱人。一天傍晚,他决定要善待自己,检查过钱包后,选中一家香气扑鼻的餐馆,点了一碗云吞面。传说中金山的一切都又大又好,包括天上的月亮。但是,他点到的这碗金山云吞,就像是放在清水里的小枕头,面汤糟糕,云吞馅也很可疑,掺杂着嚼不动的粗糙的软骨——它不是用半肥瘦的猪肉、虾和香菇做馅的;汤是盐开水——也不是用骨头和虾壳炖半天的浓汤。随即隔壁传来一阵熟悉的味道,是虎牌万金油,一位老华人正用颤巍巍的双手将其挖出,拌进盛有热汤的调羹里,趁着还有热气,皱起眉头一口气将药汤喝干。在他的故乡,一定也有很多亲人以为他正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此时刘博智有种强烈的受骗感,金山梦又彻彻底底碎了一次。“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2)

孤独用餐的金山伯很常见,中餐馆莲花咖啡店的街头牛仔乐师 墨西哥 迪拿湾 1993年

这些金山伯挣钱真的容易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老人流落在外无人照顾?后来,他做了专职摄影师,开始为自己回答这些问题。自己的大伯在所谓的金山做过伐木工和洗碗工,那个时代海量的华人移民大多是矿工、农民、伐木工、渔民、铁路工,或是经营餐馆、杂货店或从事家庭服务,生活卑微而艰辛。但他们实实在在地把一笔笔现金汇至乡下老家,为故乡输血,是更贫困的亲友们的依靠,可以说他们为中国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敬可叹。▌永祥与吴师傅:希望孩子可以去学文化、搞政治1995年,刘博智带儿子刘泰伦去纽约看望一位远亲永祥。永祥和他的爱人亚珍从广州几经风浪到达香港,再到达纽约。开始在街头摆地摊,平价卖印有I Love NY的T恤衫和假名牌墨镜,每天从早上九点做到晚上十一点,很快发展到开分店。有地痞来收保护费,永祥表示自己烂命一条什么都敢拼,地痞便不敢再骚扰他了。“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3)

纽约街头摆地摊为生的华人

后来永祥又贩卖进口假名牌金表,以散件入货组装,其中最考验眼力和手工的是要把商标准确贴在金表面上。永祥是老板,主要工作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做这些事,他交给另外一个狠人吴师傅来做。吴师傅也是广州人,20世纪80年代曾是国家级的乒乓球手,在纽约成了金劳生意中的一环,他眼力好、手够稳,把钻石金劳力士和欧米茄的商标贴在手表的正中位置,又快又准。“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4)

第一代华人移民对下一代的期望是跟自己不一样的,亚裔美籍女孩在上海楼餐馆休息时间练习提琴 堪萨斯 托皮卡 1992年

纽约繁华有趣,但永祥和吴师傅这样的人很少去享受,他们过着有方向的生活——赚钱,这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来金山寻梦的唯一目的。但是对下一代,他们则希望能有时间和兴趣学习一些中国文化,吴师傅的女儿九岁,会定期参加粤剧研究会的排演。永祥希望他的孩子去学习政治类的专业,能成为人才,做有趣的事,去解决世界的纷争,赚不到钱也没关系,他有。▌梁发,香烛烟火里的忠肝义胆梁发是一位祖籍广东中山的水手,他在工作的船只驶出北美圣劳伦斯海上航道经过纽约时,跳船下来成了纽约人。在纽约,他能做的工作只有在餐厅厨房里当帮工,这家餐厅位于非洲及西班牙裔美国人区,只售外卖,这个区域充满暴力,店内柜台全用围板封起,只敢留一个小孔做收钱之用。店主出门必须带着手枪,每天午夜过后工作结束时,梁发都会陪着老板一起离开,以保护他的安全。“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5)

梁发悼念亡友的祭台 纽约 1977年

梁发老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他日日保护的老板骗走了他的养老金。他只能搬到唐人街附近一所西班牙裔区的公寓里,依靠拿取福利金生活。刘博智到梁发家里探访,公寓里没有电梯,灯光昏暗,充满着陈旧的、黄褐色的调子。他注意到窗台上有一个Planters花生罐头,里面插着香烛,但周围并没有神像之类的物件接受这香火,找了一圈只有一张剪报上有张葬礼照片,横幅上大大写着忠肝义胆四个字,原来是梁发在翻阅报纸时得知了这位逝者是他十多年前的朋友,便在自己家也布置了简陋祭台。他希望缭绕的香烟能够飘到天上,到达他这位旧知己处。混乱的区域并未改变他的虔诚真挚。“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6)

梁发和放了香烛的Planters花生罐 1977年

后来他的运气好了一些,搬到比较好的皇后区市立老人之家,但他无法忍受只说英语、食物淡而无味的地方,又回到了曼哈顿的唐人街,终究是摆脱不了自己的身份和习惯,以及通过燃烧香烛找到的那份精神寄托。▌八磅半生涯洗衣坊、中餐厅、杂货店是早期海外华人移民从事的几大经典行业。20世纪初,电器尚未普遍使用,纽约的铸造厂制造的一种使用木炭做燃料的三鸡品牌熨斗,是中国人洗衣店必备的工具,重量恰好八磅半,慢慢的大家戏称熨洗衣服的行当为八磅半生涯。“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7)

华人洗衣店 匹兹堡 1977年

“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8)

手拿威士忌及香烟的华人洗衣工 纽约 1978年

“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9)

台山籍洗衣店店主平伯 布朗斯维尔 宾夕法尼亚 1976年

洗衣坊的中国洗衣工一般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十六个小时,希望能存到钱,下一步计划是做自己独立的小生意,能接济一下穷困的亲戚和老乡,也要为以后孩子上大学做准备,有些可能还有要还的赌债……一心奔着这些目标劳碌,有时候站在熨斗前就猝死了,身上还穿着围裙。▌我係(是)林伯林伯的寓所面积狭小,但整洁有序,是刘博智所拍摄过的单身老华侨中收拾最整齐的。起居室的墙壁上挂着有关美国移民法的新闻简报,上面有白宫称无法助侨眷团聚,有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和一张手绘在餐巾上的广州街道地图,另有用大字书写成的私人应急电话通讯录:我係林伯858华盛顿街如有要事请先电话亲人,附在后面的是一串亲人电话号码和跟救命求生相关的电话号码。“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10)

三藩市的林伯,单人房墙上挂着中国地图 1976年

“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11)

三藩市林伯单人房墙贴满有关美国移民政策,一直希望与中国亲人团聚 1976年

“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12)

林伯家中一角:儿孙照片、证件和急事通知亲人电话号码  三藩市 1976年

前门旁边的墙壁上则有一些奇特的图片,一些是从报纸上剪下的有关全美华人选美大游行的图片,以及玛丽莲·梦露型的美女照片。另外一些看了叫人悲哀,就是那些满满当当如钱包般大小的亲人照片:儿子、儿媳及孙儿都有。林伯离开中国时,太太怀有两个月身孕,可是,他只有在二战结束后返回故乡探亲过一次,此后就是与家人长期分离。刘博智就这样带着相机,在海外中国来理解中国和中国人,也亲眼目睹中国人在外面能做什么事,认真记录他所见的每一个金山梦的具体形式。所见所闻,多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本文根据刘博智的《再梦金山》整理。)【相关阅读】新展推荐 | 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将于12月28日开幕古巴白人花旦与一位华人劳工的粤剧执念 | 移民展故事集“金山”里的“金山客”“移民”展故事集(图13)展览名称:移民——刘博智华人流散文化影像展开幕时间:2019年12月28日上午11时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8日 - 2020年8月30日展览地点: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主办单位: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学术支持:蔡涛、邓启耀、顾铮、李媚、尚陆、王璜生、颜长江、杨小彦、郑梓煜(按姓氏拼音排序)策展人:黄丽平策展助理:许钰琪、梁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