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提质量,不断扩大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十年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2年的10973张增加到20318张。
卫生人员总量由2012年的20791人增加到28505人。
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增长106%、64.2%、179%。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十年间,主城区优质医疗服务集群区建设得到加强,市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晋升为三级医院。
全市三级医院达到9所,旗县级医院整体达到二甲以上水平。
实现了每一个苏木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一个行政嘎查村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
急救分站由2012年的18个增加到目前的29个,基本实现农村牧区30分钟急救圈。
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加强
01
十年来,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持续优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实现了一站式定点服务管理。
02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到位率达到98.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率达到5.1‰、规范管理率达到97.86%。
03
创建1个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和7个自治区级慢病示范区。
04
所有旗县市区均建设成为卫生应急规范化旗县。
05
年无偿献血总量突破1200万毫升,连续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01
十年来,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
02
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实施。
03
参加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品种达到295种,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
04
组建了3个城市医疗集团、22个县域医共体、8个专科联盟。
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不断优化
十年间,先后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和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推出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
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推动市旗两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救治中心建设。
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比例达到100%,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总数达到7115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4个。
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十年间,《通辽市蒙医正骨保护条例》《通辽市蒙药保护发展条例》颁布实施。
现有国家级蒙医药重点专科7个,自治区级中医(蒙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41个,国家级名中医(蒙医)3人,自治区级名中医(蒙医)24人。
全市中医馆(蒙医馆)总数达到181个,苏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蒙医馆)实现全覆盖。
蒙医乌拉灸疗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30多部蒙医药古籍文献的编译出版。
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市,荣获中国蒙医药之都称号。
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
衔接紧密
01
十年间,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工作目标。
02
实现大病患者100%集中救治、重病患者100%兜底救治和慢病签约应签尽签。
03
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因病返贫的底线,坚决守住保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底线。
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步伐加快
01
十年来,深化京通、蒙通、吉通等对外医疗卫生合作,累计赴支援医院进修600余人次,30余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我市空白。
02
获国家自然资金项目24项,内蒙古自然资金项目94项,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8项。
03
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项目6项、通辽市科技进步项目82项。
04
19个学科获评自治区领先学科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十年来,启动实施健康通辽18项专项行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健康促进旗县实现全覆盖。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目前的84元,基层机构开展的项目从10类扩展到12类。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1.5%,人均预期寿命较2012年提高3岁。
—— 中国通辽网 ——
策划:阿力玛
资料来源:通辽市卫健委
图片:张启民 贾雪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许红霞
校对:石若冰 塔娜
审核:阿力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