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什么东北这些地方,人口在绝对减少。人都往南方走!有些地方的房产早都过剩了,这些地方都是结构性问题,留不住人。
这么多年来各种政策,对金融、房地产还是相对的是限制的。但是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
1980年,中国这1.8亿城市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是5㎡,70-80年代,中国人多地少、百废待兴,什么行业既能解决住房问题,又能拉动经济,刺激内需?最终,这一重任由房地产肩负!
1980年,整个中国的商业、服务业也就1000亿。现在是多少?160万亿!在当时,中国经济极度萎靡不振。城市的住宅需求,极度小的背景下。因为你是被高度压缩的,一旦有外部条件,就像干柴烈火,爆炸式的发展。
邓小平1980年以后,改革开放一开始,其实就释放了城市的机制。
1、 承包制;把5亿种地的农民,搞得只要2亿就够了,3亿农民释放出来到沿海。
2、 农村的户口;因为户籍制度,几百、几千年下来,农民是不能到城里边去工作的,户口绝对管制。那么在8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就可以离土离乡,可以到城里打工了。
3、 在城里只要打工10年以上,就可以在城市相对落户,就有了户口。那么我们1.8亿人变成了9亿人,不断的农民户口落进来了。
所以这三个制度,一个可以落户的制度、一个可以离土离乡的制度、一个承包制,释放劳动力的制度。这都是为城市化大发展奠定的基础性动力!
4、 城市有了土地批租;这就有了房产商了。
5、 老百姓开始有了自己拥有产权的家庭居住的房子,当时的国企员工,单位都是给公房住,1992至1993年开始,所有公房可以变成私房。国有企业员工基本上花150-250元/㎡可以买下来。这是共同富裕的伟大改革。
6、 按揭贷款出台;这使得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杠杆,老百姓如果要全款买房是很难买得起的。
所以以上6条一合成,就变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推动力!之后出现了像上海浦东这样的投资、融资平台。房产商买地,搞开发区、旧城改造。
国家出现开发区,每个开发区都相当于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千千万万的工业开发区、城市开发区起来都是造成城市化运动的概念。这就极大地去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1990年,中国1年造的房产面积是1000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化后,仅2000年这一年,市场化以房产商为主建设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亿平方米!2010年这一年,10亿!2017年这一年,17亿!
以上是前30-40年房产发展的情况。而现在的房产进入了新阶段!10个指标,出现拐点!
1、 大家基本上认为14亿人是天花板,感觉人口在减少。
2、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到了65%,几乎等同于欧洲、美国的75%。原因在于中国的城市化率实际上是把农村里边的青年人、中年人给抽出来了。就算还要增长,最多增长5-6个点到头!
3、 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去年已经到了21%,预计2035年会达到30%以上!甚至到了2050年、2060年以后达到40%、50%都有可能!这样子看来,老年人越多,对房子的需求就越少。死亡率的增加,还会退出很多房子出来。
以上三点都影响住房结构!对新房的需求会大幅下降!
4、 截止到去年,中国的房产商造好的房子,一年以上没卖掉的有6亿平方米,这就出现了库存,一手房库存。加之有人买的房子,没住闲置的、投资的有20%。这些年来,国内总的房屋面积是400亿平方米。新建的商品房,1990年以后卖掉的,在老百姓手中的有300亿平方米,其中有60亿是闲置的。一个人闲置的房子如果每年涨20%-30%,5年翻一番。那这个人就算有1-2套闲置房,他也不怕。因为他觉得在涨价,心里是高兴的。房产商房子没卖掉,他也高兴,觉得还比较划算。但是,如果房价横盘,不涨了!那这个库存就是积压!积压就会对新造的房子造成影响,需求大幅度萎缩。
5、 目前中国人均住房,2019年统计是48㎡,到了2020年则达到了50㎡,全世界发达国家,如欧美这些国家,50㎡就是天花板。40年前我们5㎡,现在50㎡,上了天花板。再空洞的需求,就算再想泡沫化也泡不出来了!
6、 年度投资;2000年是1亿㎡,2010年10亿㎡,2016、2017年17亿㎡,17年来建设量涨了16倍,20年翻了4番。天花板到了!16亿㎡是什么概念?全世界70多亿人口,也就20亿㎡。而中国的16亿㎡差不多等于全世界的一半!
7、 中国的土地价格和房产价格;20年里,翻了4番。如:上海最贵的地方叫衡山路,6000-7000元/㎡,而现在价格是14-15万元/㎡,涨了20倍。北京王府井、深圳、新疆……全国基本上都是这样。在原来的基数上翻4番,基本如此!土地价格也是呈10倍、十几倍的涨。当这个涨价趋势越发明显后,房产商就会囤房,哪怕卖不掉!因为过个5年就涨价了,都会去囤地、炒地皮。所以大家都不怕库存、不怕规模,然后拼命去融资贷款。这个规律是20年以来造就的温床给宠出来的、给惯出来的!
8、 危旧房改造、城市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也差不多了,没有这个需求了。
9、 城市内的学校、医院建设也到头了,现在的大学过剩了。1980年大学的在校生人均占地只有10㎡,教育部当时定了一个制度:要求人均50㎡。而目前3000多所大学,人均50㎡已经达到了。也不需要扩张,也不会变成4000所大学。所以,教育公共设施也到头了。
10、 房地证金融;房产商的负债率都在90%甚至更多!你总不能零资产吧?所以房产商的杠杆从10%到20%到30%......的负债率到80%、90%的负债率,已经到天花板了,不能再高了!
综上所述,新阶段、新常态要出现了!
目前房地产商的困境,不是国家政策影响。理性分析:从长远的供需求关系、加上之前30-40年房产商大搞高流转、高举债、囤地、炒地皮、搞超级大盘等等造成的。要不然怎么之前一二十年不崩,现在崩了?
就目前来看,今后中国楼市会有5个变化
1、 负债率;全世界的房产商负债率都没超50%的,香港的房产商,全部负债率不超过40%。过去的三高:地价高、房价高、需求量高。20年翻3番、翻4番。这个需求一旦没了,就必须把负债率给降下去!
2、 高价买地、造大楼盘、库存多会限制;应实事求是、按市场需求,结构性开发。
3、 搞跨界;之前房产商又是搞金融、又是搞商业、又是搞工业、又是搞制造业。觉得赚了钱后就可以到处乱搞。毕竟术业有专攻嘛
4、 乱生子公司,中国房产商多如牛毛,独立法人的就有9万个。中国房产商数量比全世界的都还多。以后不会有那么多,有1万个不得了了。今后10年,有的倒闭、有的转行等等。
5、 销售模式改变,不会像原来造100万㎡,就卖100万㎡这样子去搞大周转。以后会变成造50万㎡,其中25万㎡是商品房卖掉,剩下25万㎡是商业性租赁房,变成商租、长租公寓销售。商租两用的话,负债率就会下降。概念就是:租金可以用去发ABS(资产支持证券化)债券,也就是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一发,那么资本市场的债券资本就来了,覆盖它一半的资本。然后银行贷款,造房子、卖房子之后就会又产生一半资本。这样子,反而变成了一个均衡!
以上5个变化,会是今后房地产的常态化经营状态,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阵痛,这是中国房地产发展了那么多年、发展到了这一步,必然带来的一个拐点!拐点过后,将是良性循环的开始!而且这个开始,不仅仅是靠政府约束,政府约束只是个导向,政府哪怕拼命约束,房产商还是5个炒,5个大周转。到了土壤转轨的时候,它自己就会转到以上5种状态。政府又在旁边正常的进行引导,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没有这一次阵痛,房产商的行为方式是改变不了的。
今后的建设量会逐年消减,比如之前1年17亿㎡,今年搞10亿㎡,第二年8亿㎡。逐年递减。房价短时间内会横盘,也有可能10年以后会上涨,但是每年的涨幅会低于GDP增长率。但不会出现5年跌一半,10年跌两半,没这个概念!因为房产总会折旧,折旧的话呢,如果我们有550亿㎡,每年折旧2%或者1.5%,差不多折旧就是10亿㎡。不要去造20亿㎡,这个时候形成的可循环持续的状态。以折旧状态为平衡,宏观来说:有个大体平衡,是肯定会去平衡的。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占GDP的5%-10%的分量。增长,有可能影响你10%,负增长也影响你10%,一上一下就是20%。所以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要保持稳定。
房地产也是民生产业,中国老百姓的财富60%在房子上。也该稳定。
房地产是半个金融企业,因为里面有大量的金融按揭贷款,一旦全面崩盘的话对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个问题。
房地产是大量的供应链上的工业、企业的源头,是龙头产业,带动几十个工业的销售。所以,追求房地产行业的稳定,不大起大落。就是在限制土地价格、房产价格、建设量、炒作翻番。
对政府来说,当下对一些困难的房产商,不是简单地要去救。一旦它要崩盘,它的债务实际上进入破产重整的阶段!资产不是房产商的,是债权人的。这个债权人包括银行、非银行、包括老百姓、集资款的债主。也包括按揭买房,还没拿到房子的老百姓。还包括许多施工方,没拿到施工款的。
如果简单的让房产商破产,会造成社会震荡!所以怎么让它软着陆?那就用重组的办法,重组是一切危机中,解决危机的重要的一种方法。
1、 大型的房产商、出了问题的房产商,自救,自我重组。壮士断臂,保存最主要的一个机体。整体不出现瘫痪。
2、 优势的房产商去收购、兼并、重组出了问题的房产商。
3、 国有资本拿出资本金,成为战略投资者,入股到那些优势房产商,让这些有优势的房产商去收购兼并。
4、 地方政府拿出一定的资金,把以前10年、5年批租给房产商的地皮根据当前市场行情打折回购!
5、 房产商的库存房,政府回购一部分。中低端作为保障房、中高端的作为人才房。
总之,五管齐下,稳住局面。为了实现,那就需要资金。那么国家就可以有专项债或者专门的贷款。这种债务不放在三条红线里面,算体外循环,平稳落地,软着陆。直至进入良性循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乐居立场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