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不可否认,丰田在燃油车时代,的的确确依靠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和上佳的口碑,成为了全球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其缔造的一个又一个丰田神话,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然而随着电动化成为大势所趋,全球汽车产业大踏步迈入电动时代,丰田却仿佛失去了某种魔力,其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可谓是举步维艰。
10月6日,基于e-TNGA打造BEV专属平台下的丰田首款纯电SUV车型bZ4X再次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至于召回原因,与此前发生在今年6月份的一次全球召回一模一样,都是车辆因车轮的轮毂螺栓可能会松动,存在车轮与车辆分离的风险。
假如类似的安全隐患发生在某新造车企身上,或许大家多少还能接受,可如此低级的问题发生在了燃油车时代开不坏的丰田身上,着实让很多网友都想不明白。要知道,这可是丰田第四次更新了电动化战略后,所推出的扛鼎之作,是要揭开丰田征战电动时代序幕的全球战略车型。
当然,也有网友指出,国内的粉丝无需太过担忧,丰田召回bZ4X仅针对海外市场,并不包括中国市场。
因为这款车型自今年4月公布国内预售价格之后,至今都未在国内正式上市。原本计划在6月17日正式公布售价的发布会,也因供应链不确定等原因而推迟,此后也没了下文。
海外频频召回,国内上市断更,丰田的首款纯电SUV可谓是出师不利,命运多舛。
丰田与纯电动,果真八字不合?
为何能在燃油车时代打造出开不坏的丰田,却在电动时代遭遇尴尬的困局?难道是丰田与纯电车型,天生不匹配,甚至相看两厌?
事实上,丰田对于纯电动车型的不感冒早已刻进了骨子里。以丰田章男为代表的丰田高层,多次公开吐槽过纯电动汽车。在他们看来,发展纯电动汽车并非实现碳中和的唯一途径,丰田章男曾直言我们的敌人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电动化转型道路上同样表现积极,但丰田一开始的大方向就和行业的整体趋势是格格不入的。
按照丰田的产业逻辑,并不是纯电动汽车才能降低碳排放,而作为过渡产品的混动汽车同样也可以。与此同时,相较于纯电动汽车,丰田投入更大,更具行业领先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无疑更被其看好。
与bZ4X在国内较低曝光率不同的是,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近来在国内表现得更加活跃。今年2月,伴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作为赛事重要的服务车辆MIRAI大受关注。
而就在近日,有媒体报道丰田中国计划通过广汽丰田在北京、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开展的包括短租车、网约车以及专线旅游车等大规模示范运营活动,并投放111台MIRAI,以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在中国普及。
按照规划,丰田中国还将在今年底导入第二代MIRAI,以进口车方式,导入广汽丰田渠道展开销售。据悉,首批限量引进50台,官方售价74.8万-75.1万元。
首款纯电SUV在海外频频召回,在中国市场公布了预售价后便杳无音信,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却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丰田与纯电动,是否真的八字不合尚无定论,但毫无疑问丰田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产业逻辑。
既然不情愿,丰田为何仍要赶这个晚集?
去年12月,丰田第四次更新了电动化战略。相比于前三次的电动化战略,新战略虽然还是沿用了一贯的产业逻辑,再度强调了混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但较之前要更侧重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按照丰田汽车最新规划的内容显示,2030年前将推出30款电动汽车;2030年,公司将完成3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销售目标。
对于新的电动化战略,丰田 CTO 前田昌彦曾表示,公司之所以全面推动电动化布局,是因为重视与客户的关系。
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就得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满足当下及未来的客户需求。相较于混动汽车和成本高昂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或许是丰田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的相对更优解。
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当下部分纯电动汽车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续航焦虑,而在国家政策利好推进下,各地也加快了补能设施的完善,从而改善了纯电用户的充电难问题。
基于此,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电车企充分发挥着鲶鱼效应,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也已经由传统车企转移到了纯电动汽车企这边。
今年上半年,同样受到供应链和疫情影响,丰田全球销量下滑了6%,而纯电车企代表特斯拉,销量增速依旧达到了46%。作为全球最能赚钱的车企,丰田显然不能无动于衷。
除了正式上市暂无下文的bZ4X,丰田还拟定于年底对纯电动车型bZ3开启生产及销售流程,而这款车型是丰田和比亚迪合作推出的纯电动产品,也是丰田bZ系列的第二款车型。
重视与客户的关系,逼迫丰田不得不全面推进电动化转型,并在纯电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和精力。无论是缓兵之计也好,是彻底顿悟也罢,丰田终究还是赶了这个晚集。
bZ4X的海外召回,国内上市的断更行为,多少能够反映出丰田在纯电领域里的不适应,可视作为丰田这家全球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一桩试错案例。然而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这样的试错机会究竟还有多少?可能需要丰田自己去好好掂量一番。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样的褒奖和认可,能否在电动时代延续下去,对于丰田而言,或许难度真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