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旅游报
□ 孙月月
旅游和国家公园相伴相生,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1872年世界上首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便服务于旅游,全球早期国家公园体系为了经济收益和休闲需求而重视旅游业,旅游者集中在精英阶层,数量少且活动单一。到了20世纪中期,旅游者呈爆发式增长,仅1960年美国国家公园的访客接待量就达到4300多万人次,旅游需求也趋向多元。20世纪末期至今,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优于资源利用的理念逐渐强化,其管理政策向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偏移。在我国,公众对国家公园的热情持续高涨,如何兼顾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成为国家公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是国家公园设立的重要理念和首要功能,也是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旅游的前提和保障。作为生态功能区的典型代表,一方面,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的原始本真,使其不受损。原真性是与充斥着钢筋水泥的城市文明截然不同的特征,国家公园最大程度地保留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最珍贵精华的自然遗产、最鲜活独特的野性之美,将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修饰降至最低。另一方面,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的完整多样,使其不缺失。生态完整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长久健康维持的重要表现,其中,维护好生物多样性也就保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基因密码、生命之源,保护了能够展示和诉说物种自然演进痕迹的活的历史博物馆。我国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仅用不到2.5%的国土面积,涵盖了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二、将生态效益放在国家公园旅游更重要位置
国家公园旅游是不损害绿水青山的生态旅游,这决定了要树立正确的国家公园旅游发展观,把生态效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推动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融合互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注重环保性。国家公园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以大尺度生态景观和生态过程保护为核心目标,实行最严格的保护,人工干预极少,人只是访客。因此,不同于传统旅游的放松游玩甚至是豪华享乐,国家公园的旅游以接触、了解、感受壮美自然为主要活动,遵循绿色理念营建基础设施,遵守可持续、非资源消耗、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等法则设置旅游项目。
二是注重体验性。国家公园是事业定位,具有全民公益性,作为国家福利由全民共享,免费或费用极低。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产业,国家公园旅游的重点在于访客身临荒野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在于为全社会提供最美最优质的生态产品,在于让生态保护成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非获取漂亮的营业额。
三是注重教育性。国家公园由国家主导,具有教化功能,其所保护和传承的是具有中国代表和象征意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展示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文明。与传统旅游相比,国家公园旅游不仅能为访客接受自然科普教育、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提供最美课堂,为提升访客身体机能和生存技能、洗涤净化心灵提供最佳场所,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甚至对凝聚国家认同、塑造民族性格和品质产生深远影响。
三、稳步推进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控制开发强度。一是谨慎规划公园内建设项目。科学调查适宜游憩利用的空间,充分论证最佳位置和数量,精准布局具体设施和项目,避免出现公园区域被蚕食的不良结果(Butler,1985),尤其是要严格限制娱乐设施、硬化过度的道路等,不错误或过度使用公园资源。二是同等重视公园周边环境。加强公园与边界区域的连通性保护,避免出现周边地区成为公园禁止开发设施的淤积地。同时,加快入口社区和特色小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建设步伐,进一步健全社区共管机制,提高原住居民参与共建共管的积极性和能力,推动社区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生共赢。
严格访客管理。一是合理控制访客容量。开展访客调查,基于需求偏好、行为规律等科学划分游憩类型。通过实行限额、限时、预约、摇号进入机制以及疏散热门景观点人流等措施,动态调整访客规模。借助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全方位数字展现国家公园之美,打造云体验新模式,满足更多国民的游憩需求。二是引导规范访客行为。进一步强化对访客的知识普及、体能测试和综合培训,提高访客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访客行为监测,构建全覆盖监控网络,引导访客与脆弱景观保持适当距离,智能识别损害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建立访客行为正负面清单,制定严格奖惩规则。
提升体验品质。一是突出生态体验特色。紧扣不同公园的独特资源,加快提升特色体验供给能力。针对不同群体,如中小学生、自然爱好者等,持续优化形式多样、类别丰富的项目、线路和主题活动,避免与传统景区的产品同质化。二是提升生态服务质量。完善十分必要且安全的基础设施,丰富兼具沉浸性、交互性的自然教育手段,充实兼具趣味性和深度的研学、科普、教育内容,打造专业健全的人才梯队,完善露营、徒步、解说等系统,有序延伸特色产业链,打响国家公园优质生态产品品牌,加大国家公园文化意涵的挖掘保护力度。
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方式,提高国家公园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开拓新型投融资渠道,如森林碳汇交易、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慈善捐助等。访客消费收入只是一种补充,费用高昂的高端体验活动和无限制的访客涌入与公园建立初衷相悖。二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健全国家公园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实现新方式,推进特许经营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重视特许经营立法,建立公开公正的招投标、监管、退出机制和合理灵活的收益分配机制等。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