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奋进新时代看上海:航天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上海展区展出的制造业模型都非常的高大上,可以说是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在航天领域的展品是一种技术上的皇冠吧。一位团体参观的观众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海展区前驻足感叹。
长六甲:首款固体捆绑运载火箭
在奋斗新时代主题展中,展出了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模型,这是我国研制的首款固体捆绑运载火箭,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目前研制的个头最大、能力最强的火箭,填补了我国固体捆绑火箭的技术空白,丰富了中型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为卫星发射任务提供了更多选择。
奋斗新时代主题展中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模型。
近十年,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连续突破第300次、第400次发射。数据表明,第一个100发历时37年,第二个100发历时7年,而第三个100发用了4年多时间,第四个100发仅用时3年。其中,由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六号开启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的新征程,首飞即获得成功。
回顾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史,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迈入400+发射的新征程,但在长六甲问世之前,尚未有固体捆绑火箭的先例。长六甲运载火箭作为我国第一型混合动力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技术难度高、系统复杂的航天领域也玩了一把跨界,充分发挥液体发动机性能高、工作时间长和固体发动机推力大、工作可靠、使用维护简单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运载火箭型谱,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的能力。
据介绍,长六甲自有一套联合摇摆控制方案,保障飞行平稳。因固体燃料不需要人工加油,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液体发动机芯级可以自动对接加油,加油枪有动态测量、实时跟踪的功能,就算是下雾、下雨、下雪乃至火箭晃动中仍然可以精准加油。液体发动机工作到固体发动机点火间隔0.3秒,在此期间,长六甲会自我诊断,一旦发生异常,就会自动关机,固体发动机也不再点火,确保上天的火箭是健康的。同时,它有3套自我诊断系统,在2个及以上系统诊断出现异常时,火箭才会关机,达到了安全双保险。
风云气象卫星:实现全球气象精细观测
这十年来,在应用卫星领域,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第二代气象卫星全面投入应用。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成功发射,从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的重大跨越;风云三号E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晨昏轨道运行的极轨卫星;羲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在奋斗新时代主题展中,展出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模型,是我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它显著提升了我国静止轨道卫星研制和空间观测应用能力,实现了我国乃至全球静止轨道气象观测能力由多光谱二维成像到高光谱三维探测的技术跨越,有力助推我国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迈进。
奋斗新时代主题展中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模型。
据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我国已研制发射两颗风云四号卫星(A星和B星),两颗星的成功发射和应用,极大提升了我国气象观测能力。
他还表示,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建立了由高轨气象卫星和低轨气象卫星组网的业务运行体系,具备全球精细观测和区域连续观测能力。
风云四号卫星的在轨应用,有效提升了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使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从15分钟提高到5分钟,暴雨预警准确率提高到89%,显著提高了台风路径预报精度,极大减少了国家经济损失,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据透露,风云四号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对地观测卫星序列,数据对世界气象组织所有成员免费开放、全球共享。现在,全国30个省级气象部门直收站、全球2600余家CMACast用户都在接收风云四号卫星数据。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亚洲)和五区协(西南太平洋)中,风云四号卫星数据服务处于领先位置,国际影响重大。
航天科技研发:改革创新服务航天强国
这十年来,在防务装备领域,上海航天研制的装备先后亮相于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为富国强军作出突出贡献。
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主要研制力量,上海航天圆满完成了24次载人航天任务,承担了梦天实验舱的抓总研制工作,研制的空间对接机构、半刚性太阳翼、柔性太阳翼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全面开启中国空间站建设新征程。
在空间科学领域,上海航天参与的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实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绕落巡一次成功,拓展了我国星际探测新空间。
上海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航天人始终坚持以国为重、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结果。在新征程上,上海航天必将谱写出新的华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