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奋进新时代”看上海:造船领域,上海制造拿了多个第一

时间:2022-10-03 12:02:50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看上海:造船领域,上海制造拿了多个第一

“奋进新时代”看上海:造船领域,上海制造拿了多个第一(图1)

编者按:上海,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面向世界的样板。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上海从100件候选展品中遴选出10件以实物展出,让参观者可以更直观地看见上海。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海展区有一块板墙,上面排列着一组数据和图表——2017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突破3万亿元,之后到2021年突破4万亿元,又上一个新台阶。其中这4年来,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速加快,明显快于GDP增速。这组数据的变化说明,过去五年上海的发展,上海制造功不可没。

板墙下面,依次排列着三艘大船模型,它们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在造船领域,上海制造争当第一。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进入下半场

精美的外观,豪华的内饰,中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豪华邮轮就像那颗造船业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占据了上海展区展台C位。

能站C位,当然来历不俗——大型邮轮是漂浮在海上的城市,邮轮产业也被称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是工业领域的集大成者,浓缩了现代工业与文化艺术的结晶,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但是10年前,在建造大型邮轮领域,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因为‘巨系统’结构的特殊性、系统的多样性、工艺的复杂性、建造的艰巨性,以及供应链协同的全球性,大型邮轮具有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特点,长期以来被欧洲少数几家船厂垄断。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对中国船舶工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业内人士表示。

所以直到2013年,中国才正式启动邮轮本土化设计建造项目,国家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上海。经过五年的准备,2018年1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嘉年华集团、芬坎蒂尼集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标志着我国首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邮轮正式进入实质性的设计建造阶段,开启了中国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新时代。

去年底,负责建造的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外高桥造船传来喜讯:中国首制大型邮轮顺利实现坞内起浮里程碑节点,宣告结构和舾装建造的上半场圆满收官,正式开启内装和系统完工调试的下半场。这一刻,中国距离摘取船舶工业的明珠,然后戴上皇冠又更近了一步。同时,全船残余应力释放、首次测定重量重心等一系列关键工艺要素和技术指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中国首制大型邮轮为Vista级,入级LR和中国船级社(CCS),船东为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该大型邮轮总长323.6米,型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节,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人,拥有客房2125间;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配备2台16.8兆瓦、3台9.6兆瓦、总功率62.4兆瓦的主柴油发电机以及2台16.8兆瓦吊舱推进器;拥有高达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区域,设有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馆、各色酒吧、咖啡馆、购物广场、艺术走廊、儿童中心、SPA、水上乐园等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设施,豪华程度超过五星级酒店,堪称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

中船集团介绍,大型邮轮整船零部件数量相当于C919型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全船总电缆布置长度达420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整船总工时相当于好望角型散货船的20倍。为了确保按期交付这座美丽的海上现代化城市,中国船舶集团严密组织筹划、严谨协调施策,举全集团之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力推进这项国际化的巨系统工程。

行百里者半九十,勇毅前行正当时。随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全面进入下半场,各种新的困难、新的挑战正等待着中国船舶人去克服、去面对,比如供应链国产化和建造自主可控问题,精细化管理问题等。

挑战就是等着被突破的。中船集团表示,中国船舶人将不辱使命,全力创造中国模式,缔造船舶速度,出色完成我国第一艘大型邮轮的建造,摘下这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实现我国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零的突破,圆中国造船人的邮轮梦。

沪东中华建造全球首艘

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

全球首艘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也诞生于上海。它的模型在展台上紧挨着中国首制大型邮轮。

2017年9月,中国船舶集团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订了9艘2.3万TEU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笔订单打破了韩国船企在国际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的垄断。

作为全球首创的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该型船最大的特色是安装了一颗独一无二的绿色心脏——1.86万立方米的MarKⅢ薄膜式燃料舱,用以装载液化天然气(LNG),并为船舶提供绿色动力。

该船总长399.9米,比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还要长60多米;型宽61.3米,货舱深度33.5米,一次能装下2.3万只标准集装箱、22万吨货物,最大可堆箱24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最大航程超过2万海里,接近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同时比燃油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

这款集装箱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汇聚了我国造船行业、特别是上海制造的众多代表性力量。其中,担纲设计的是中船集团七〇八所,沪东中华、江南造船负责建造,中船动力集团承担动力配套。

2021年6月,9艘超级大船全部按时完工交付。这标志着我国依靠自主创新,在世界大型集装箱船领域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法国达飞集团为表达敬意,特意将首艘船以集团创始人的名字命名为达飞雅克·萨德号。

全球首艘23000TEU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后,我国船企在超大型顶级箱船建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记者从中国船舶集团了解到,今年9月,沪东中华联合中船贸易为长荣海运建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长韻号,比计划提前12天完工交付。该船是今年6月22日沪东中华交付的长益号的姊妹船,它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沪东中华实现了全球最大级别箱船节拍化连续生产,沪东中华超大型箱船的生产建造、项目管理能力提升到了新的更高水平。

中国第一艘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从上海驶向海上

展区内还有一艘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10年磨一剑的一件大国重器——雪龙2号,它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雪龙2号是中国继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之后的第4艘极地科考船,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吃水排水量13996吨,经济航速12节。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101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能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该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该船还是一艘智能化船舶,能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和辅助决策,并搭载一架莱奥纳多AW169型直升机,具备出色的应急及保障支撑能力。这是中国极地梦的新里程碑,它曾为我国圆满完成多次极地科学考察任务,它的服役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中的水平。

2017年年底起,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开始建造。从钢板切割到吊舱焊接,从零件组装到总段搭载,从船体下水到电缆安装,从系泊试验到南极破冰……在零件的制造与巨轮的形成之间,是8736张图纸,2541块钢板,三百多个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三千名员工的努力和汗水。2018年9月10日,雪龙2号这艘万吨破冰巨轮终于下水,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PC3级破冰船的建造技术。

南极的坚冰是雪龙2号必须要面对的真正的挑战。2019年11月18日,东南极大陆维斯托登半岛的洋面上出现了雪龙2号的身影。首次执行救援任务,雪龙2号从容不迫,缓慢而坚定,强大的动力推动船首,松动了深厚坚固的冰层,帮助雪龙号摆脱困境。面对四周的冰山,雪龙2号依靠船艉从上方重压冰层,下方螺旋桨掏空水流和碎冰,灵活转向,重辟航道,圆满完成破冰任务。今年4月20日,雪龙2 号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顺利返沪。

作为一条符合PC3标准的破冰船,雪龙2号拥有在以2—3节时速下压碎1.5米厚度冰层的能力,从而保障中国的南极考察队伍能够在任何时候顺利抵达本国位于南极的中山考察站,并对南极进行对应的科考任务。

据江南造船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总工艺师赵振华介绍,雪龙2号是以极地水域科学考察为首要任务,兼具一定的极地考察站后勤物资运输能力的绿色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