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上海第26届房地产投资展览会 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原创刀身喂毒、国际禁用?从俄国刺刀百年发展,看中国三棱刺刀真相

时间:2022-10-01 16:37:32来源:网络作者:佚名点击:

原标题:刀身喂毒、国际禁用?从俄国刺刀百年发展,看中国三棱刺刀真相

俄罗斯军队在历史上曾经极度推崇刺刀和拼刺技术,沙俄著名将领苏沃洛夫有一句名言: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其实不止是沙俄军队,当时欧洲各国都对刺刀非常重视,这主要和步枪发展水平有关。

在步枪发展早期,普遍有装填速度慢、精度差的缺陷,这让刺刀显得非常重要:战斗往往要靠白刃战来最后解决。沙俄军队在这方面显得非常擅长。

在第六次俄土战争中,两万俄军在大雨和暗夜掩护下,对数倍于己的10万土耳其军队发起突然进攻。当天的大雨让交战双方的火器几乎失去作用,两军展开白刃格斗。最终,俄国人靠刺刀击溃了土军。

诸如此类的胜利,反过来刺激着俄国人,让沙俄军队更加重视白刃战。在前膛步枪时代,很少有军队能在和沙俄军队的白刃战中占到便宜。

随着步枪技术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白刃战爆发的概率越来越低。这一时期步枪的射程、威力,尤其是装填速度都有了长足进步,刺刀的作用有所下降。

这时,欧洲各国开始逐渐淘汰功能单一、只能刺杀的锥式刺刀,既能突刺、也能劈砍并且杀伤力更强的剑式刺刀,逐渐成为主流。

沙俄军队

相比可拆卸的剑式刺刀,锥式刺刀只能配合步枪进行拼刺,无法单独使用,因此功能性比较差,不符合刺刀发展的趋势。

不过,俄军却并不赶时髦,他们仍然坚持使用已经装备了近200年的三棱锥式刺刀。

帝俄军队之所以如此固执,既有保守的刺刀文化方面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苦衷:三棱锥式刺刀更适合俄国落后的军工水平。要想大批制造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剑式刺刀,需要先进的国防冶金工业,但这恰恰是俄罗斯的短板。

沙俄的军事工业整体落后于欧洲,几乎无法生产像欧洲其他国家那样,兼顾长度、强度和韧性、以及标准化的剑式刺刀。

如果采用锥形刺刀,就避免了这个尴尬。锥形可以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把刺刀做得足够长、并且足够坚固。

俄国人在武器方面一向非常进取,虽然工业基础不允许,但他们还是试图变革,尝试提升刺刀质量。

伯丹二型

1870年,图拉兵工厂生产的伯丹二型步枪,采用了美国科尔特公司为俄军设计的新式刺刀——插座式四棱刃、锥式器刀。

伯丹二型是俄军最早装备的一种后膛式步枪,由美国人伯丹设计。这种步枪最大的优势是:完全以俄国的工业条件进行设计,力图在落后的工业基础下制造出高性能步枪。体现在刺刀上,就诞生出了插座式四棱刃锥式刺刀。

这种刺刀成本低廉、对钢材和加工精度要求都不高,即使有公差也在可以接受范围内,长度足够、强度也不错,非常适合在俄罗斯大批生产。

伯丹二型配发的刺刀很受俄国军队欢迎,生产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20年后,沙俄军方招标新式步枪时,仍然要求最终获胜的莫辛-纳甘步枪继续安装这种已经落后的刺刀。

当时军队里也有很多人支持保留这种落伍刺刀,他们的理由是:俄罗斯气候寒冷,如果剑式刺刀所用的刀钢质量不好,刺刀在严寒中就非常容易变脆,拼刺时会变形甚至断裂,而老式的四棱锥刺刀要好很多。

俄罗斯人是不折不扣的实用主义者,和在拼刺中断刃相比,锥式刺刀不能拆卸、携行不便、功能单一甚至杀伤效果不好,这些缺点他们都能忍受。可靠才是第一位的。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军事强国几乎都在使用剑式刺刀,或者说匕首形刺刀。这种刺刀平时从步枪上取下,在步兵日常生活还是很实用的工具,挂在腰间更是漂亮的装饰品。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一战中,敌人的匕首型刺刀是俄军军官和士兵最喜欢的战利品。毕竟白刃战已经不常出现,不可拆卸的刺刀在平时训练、射击时都很不方便。

其实早在1877年,沙俄炮兵委员会曾经小批量给部队装备过一种匕首型刺刀,主要配合1873年式伯丹二型哥萨克步枪使用。

不过,这种新式刺刀服役后却出现了水土不服:步枪在安装了这种刺刀后,连续射击20发子弹,竟然打不准了。

俄军第一种剑式刺刀

之所以会这这个问题,还是因为俄罗斯的武器钢硬度和韧性都不达标;此外,步枪和刺刀的加工精度也严重不足。这些制造缺陷,导致弹头在射出枪膛后会和刺刀插座产生摩擦,当摩擦达到一定次数,就会引起准星变形,这就必然造成射击精度下降。

很快,这种新式匕首型刺刀就被撤装,三棱锥式刺刀在俄军中的地位反而更加稳固。

直到日俄战争后,俄罗斯人才再一次考虑换装新刺刀。这是因为,一向把白刃战视为传统优势的沙俄军队,竟然在和日军的拼刺中处于下风。

莫辛-纳甘步枪

在日俄战争的白刃战中,人高马大的俄军士兵手持莫辛-纳甘1891年式步枪,面对矮小的日军士兵本应占尽优势,但结果却令人非常意外。在刺刀对战中,日军士兵表现出色,在几场以白刃战结束的战斗中,日军获胜。

和沙俄军队一样,日本人也极端强调拼刺技术。同时,他们使用的步枪和配备的30式刺刀设计也很成功。战争中俄军就对日本有坂30式步枪及其刺刀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这种刺刀要优于俄军现役的锥式刺刀。

日俄战争中的日军士兵

日俄战争后,沙俄炮兵委员会开始考虑也为俄军换装匕首型刺刀。他们选中了德军毛瑟1898年步枪所配刺刀为蓝本,向图拉兵工厂和兹拉托乌斯特兵工厂下达了设计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新式刺刀重量不应超过一俄磅(409克);新式刺刀应是匕首形,并能安装在莫辛-纳甘步枪上;新式刺刀要能快速安装。在允许的情况下,士兵们应该可以将刺刀拆下,并悬挂在腰间。

1909年12月21日,图拉兵工厂向炮兵委员会正式递交了新式匕首型刺刀的设计方案和样品,一共两套,分别由兵工厂负责人库恩中将和一名叫柯瓦仁诺夫的车间工人设计。

两个设计方案递交后,都经过了一年多的测试。其中库恩中将的设计经历了好几轮改进,曾经非常接近实用标准,但最终两个方案都被淘汰,没有被军方接受。

日军30式刺刀

这次刺刀竞标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沙俄上层军官的盲目守旧,另一方面也因为新刺刀的改装成本过高。

对于靠人数优势来抵消其他国家质量优势的俄军来说,刺刀装备量巨大,成本也是重要的参考项。更何况,如果要让现役所有步枪都适用新刺刀,那么些步枪就都需要返厂,这部分费用对当时已经捉襟见肘的沙俄财政来说,是巨大的障碍。

最终,刺刀竞标不了了之。莫辛-纳甘步枪只能继续使用老旧的锥式刺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早给莫辛-纳甘全面换装匕首型刺刀的,是沙俄的敌人——德国。

莫辛-纳甘和锥式刺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缴获了大量俄军莫辛-纳甘步枪。德国人认为,这种步枪底子不错,但需要改进。于是他们把这些枪都送进德国工厂进行返工。

德国人首先对枪管重新加工,让这些莫辛-纳甘们可以发射德国7.92×57毫米毛瑟步枪弹。此外,俄国的锥形刺刀德国人也看不上,他们把这些莫辛-纳甘的枪管顶端改成了毛瑟步枪的刺刀座,这样就可以安装德军的匕首型刺刀了。

这种经过改装的德国版水连珠,拥有了比原装更优秀的性能。

配装匕首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

反观俄国,一直到卫国战争期间,他们的莫辛-纳甘1891/1939年型步枪仍然在使用老式的四棱锥刺刀,仅有很小一部分步枪换装了匕首型。俄国人对四棱锥式刺刀的偏爱,简直到了固执的程度。

1930年,当著名设计师捷格加廖夫设计出实验型自动步枪时,竟仍然使用了四棱锥式刺刀。只不过这次俄国人给它装了一个木质手柄,让它可以拆下来单独使用。

从表面看,这是俄国人对锥式刺刀的偏执,但背后原因仍然是生产成本和工业能力,这和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遇到的问题很类似。

29军之所以使用大刀,真正的原因是刺刀匮乏。抗战时期,只有迁到重庆的正规兵工厂才能造出合格的刺刀,而且产量不高,无法满足前线需求。

先后在俄军中出现的刺刀

不要小看区区一把刺刀的生产加工,没有高质量的军工冶炼体系和加工体系作支撑,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这是一道真真实实摆在面前的障碍,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是这个道理。

前文说过,俄国人在武器设计方面很有想法。其实早在1930年,苏军在对莫辛-纳甘步枪进行升级时,设计师马尔科维奇就曾设计出一种可拆卸的匕首型刺刀。虽然这种刺刀没有被军方采纳,但设计风格却影响到了AK系列。

1944年,苏联还设计出了刺刀连接轴。刺刀刀体可以通过一个轴连接固定在枪管前端,这种连接轴首先应用在了1944年生产的莫辛-纳甘步枪上。

使用连接轴之后,刺刀可以很方便地折叠在枪管一侧;使用时只需将刺刀折起,让固定环卡住枪口即可。这种独特的苏式连接轴,一直延用到很多苏联步枪上,并传播到了中国。

SKS的刺刀,连接轴清晰可见

1949年,设计师西蒙诺夫设计出了SKS-45型半自动步枪,后来在中国成为经典,它的中国名字叫:五六式半自动步枪。

在SKS第一款设计中,采用的仍然是下折式四棱锥刺刀。但这种刺刀实在过于老旧,因此在50年代初停产。1954年前生产的SKS,还能看到匕首形和四棱锥两种刺刀同时出现,但到1957年之后就只剩下了双刃剑形刺刀了。

这是苏联第一次大规模列装匕首型刺刀,正式结束了锥形刺刀在俄罗斯服役近300年的历史。

苏维埃风格

SKS使用的是NS-003型折叠刺刀,这种刺刀全长307毫米,刀身222毫米,最大宽度22毫米,双刃剑、短剑型设计。它的连接方式和1944年莫辛-纳甘步枪一样,使用连接轴折叠在枪管下方。为了容纳较宽的刀身,还在步枪的前护木底部挖了一个槽。

在使用时,只需将刺刀折起,在刀柄内部弹簧的作用下,把固定环箍在枪口处即可;反向操作,刺刀复位。这种刺刀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生产线,但缺点是依然不能取下,功能相对单一。

随着SKS被提供给中国,它的刺刀和连接轴固定方式也被全盘接纳。在我国早期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中,直接照搬了SKS的刺刀样式。但很快,中国军工发现了刺刀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我国军工厂发现,以中国当时的钢材生产工艺,刺刀强度会严重不足,达不到苏联标准。19世纪沙俄碰到的问题,又出现在了中国,而我国处理的方式也和当年俄国人一样。

1965年之后,我国生产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用刺刀,全部改回三棱或者四棱锥形结构(彼此有细微区别),整体放弃双刃剑式外形。

关于三棱锥型刺刀,网上有各种段子,什么刀身喂毒、三棱锥伤口不易缝合、国际禁用等等,不一而足。虽然这些段子足够惊悚,但却并不真实。我查阅过很多军工资料后发现,权威说法其实很简单,中国长期生产并使用锥形刺刀的真正原因是:该刺刀源自苏联、符合国内相对落后的加工条件,仅此而已。

回顾近现代刺刀发展的主线,可以看出一个大致的脉络:锥形固定——匕首形可拆卸——多功能、多用途。

锥形固定刺刀,其实是一种早期形态。五六式步枪使用锥形三棱刺,与其说独树一帜,不如说是无奈接受现实。不过,从81式步枪开始,我国已逐步和国际刺刀发展潮流接轨,到95式配发多用途刺刀后,已经于国际同步。

苏联刺刀则随着本国军工实力的增加,开始大踏步向前发展。

在AK47服役后,苏军正式列装了可拆卸的6X2型匕首刺刀,它的长度仅为305毫米,其中刀身长度205毫米。6X2式刺刀终于实现了可拆卸功能,并且使用木质刀柄、金属刀鞘。它的出现,让苏联跟上了世界主流刺刀的发展潮流。

在自动武器时代,刺刀用于白刃战的概率越来越低,因此刺刀普遍变短、追求更多功能,向战术刀具方向发展,拼刺反而成为它的次要功能。这有点像手机,虽然还叫电话,但通话功能反倒最不重要。从这个角度看,AK47的刺刀依然有些过时。我国虽然也在生产AK的国内版本五六冲,但刺刀却仍然使用三棱锥式。

80年代初,当重庆建设厂为81式步枪设计刺刀时,原本打算仿照美军多功能刺刀,为解放军也设计一种多用途的匕首形刺刀,但却遇到了阻力,不用那么多功能,能当匕首就行。

八一式步枪刺刀设计的保守,成为设计师的遗憾之一。这个内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多赘述。

1959年,苏联人终于设计出一种领跑世界的新款刺刀——6X3型。

6X3型的刀刃变得更短,并改成了单刃,刀背有一段锯齿作为应急短锯。刺刀和刀鞘配合可以剪断金属丝,由图拉兵工厂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共同生产,作为AKM的配套刺刀使用。

6X3型总长280毫米,刀身长150毫米,最大宽度30毫米,整体变短变宽,其实是一把多功能匕首。刀身由高碳钢制成,刀柄包裹着工程塑料。由于刀柄和刀鞘都采用了绝缘的工程塑料,因此可以在带电情况下剪断铁丝网或者电线。

之所以说6X3型刺刀领跑世界,是因为它诞生时,其他国家的刺刀仍然没有实现多功能化,当时美军使用的还是老式M7型双刃短剑式刺刀,仅仅能当匕首使用。当苏联刺刀面世后,美国才推出了M9型多功能刺刀。

1968年之后,苏军开始陆续换装6X4型刺刀,这是为Ak74配用的标准刺刀。6X4型刀身和6X3型几乎一样,主要对刀鞘和刀柄做了改动——钢制刀鞘改成了带有加强筋的树脂材料,因此不再需要包裹橡胶绝缘体。

1984年之后,苏军开始换装改进型6X5型多功能刺刀,也就是目前仍在部队服役的现役版本。6X5型刀柄更短,重新设计了刀背和刀刃的形状,使刀背的过度更为圆润、更实用。6X5系列是苏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型号,目前仍在生产中。

后记:

刺刀作为战场上最后一款被大量装备的冷兵器,曾经发挥过不小的作用。如今刺刀在战场上的地位已经大幅下降,甚至有些步枪已经取消了刺刀。不过,坚持装备刺刀的军队仍然占主流。

新中国建国之初,前苏联刺刀被一并仿制进入国内。但由于当时我国钢材质量不过关,按照苏联图纸生产的刺刀容易断裂。因此刺刀都被改为三棱折叠刺,只因这种刺刀对钢材要求低。后来的63式步枪刺刀也基本沿用了这一设计,只把刀尖改为尖头,而非三棱平头。(全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