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康路上幸福多
何静娴 受访者供图
成贵子 张十铨摄
刘月 受访者供图
罗玲 受访者供图
于晨光 芦玉山摄
金先英 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家庭平平安安 祖国蒸蒸日上
■ 何静娴 北京 某国企员工
人生短短几十载。每个10年都好似一个关键点,提醒着我们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要问过去10年里,我家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当然是平安。说起来很普通的两个字,却非常珍贵。
我的父母都快退休了,但对待工作还像刚参加工作时那样一丝不苟、充满干劲儿。我的姥爷退休前是中学物理教师,上岁数后落了一身病,每月看病得花好几万,是一笔巨额开销。可是姥爷告诉我,医保能报销95%药费,自己每月只用花1000多元,他对此很是满足。学校和社区也没有忘记他,每年都安排免费体检,逢年过节还会来家慰问……84岁的姥爷说:年纪越大,活得越来越起劲儿了。
我姥姥退休后也不闲着。她是楼长,以前主要负责收卫生费、值班。那时我年纪小,总管这叫多管闲事,长大后才渐渐明白睦邻的重要意义。疫情期间,姥姥帮忙建立防疫群,楼里住户与社区间的联系更畅通了。今年5月,她还带我一起加入了检测核酸志愿者服务队伍。因为姥姥,我家今年被社区评为左家庄街道平安家庭。
过去10年对我来说更是精彩:大学毕业——出国读研——进入社会,这是值得珍藏一生的一段记忆。本科毕业后,我去了伦敦留学。身在异国他乡的一年半,我丝毫没有孤独感,英国的唐人街、中餐馆很多,还有越来越多学说中文的外国友人,都令我感到亲切,让我在海外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学成归国后,我在一家科技单位上班,日常工作中更是感受到祖国科技力量的蓬勃发展。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不是有一个日渐强大的祖国,我又怎会有一个平安的家?我们又怎会度过如此精彩的10年?
希望我自己能更勇敢地朝着奋斗目标努力,希望我的小家在未来10年继续平平安安,希望我们的祖国和谐富强、蒸蒸日上!
本报记者 王晶玥采访整理
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成绿色家园
■ 成贵子 甘肃漳县 黑虎林场退休干部
1980年,我高中毕业后到黑虎林场工作,担任负责育苗和树苗管护的技术员,2018年到龄退休。这38年里,我扛着镐头铁锹,和同事们一起种下了10多万亩树,硬是把原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片片林海。
退休之后,家里孩子都希望把我接到城里养老。但当回望林场里那些树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已经把根扎在这了,我离不开这里。
我的老家在漳县东泉乡能岸村。东泉地处漳县东南部,全乡有20多万亩林地、8万多亩草地,是漳县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乡镇,家家户户门前都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可是东泉平均海拔有2400多米,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山地坡度陡,根本种不了粮食,乡亲们收入很低。
2018年的6月,我牵头成立起了陇盛园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了1600多亩地,种植云杉和元宝枫。到现在,苗木远销北京、内蒙古、陕西等地,已经有130户村民入了股。
我们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发展林下经济。这几年,我们在林下套种的人参、芍药等中药材长势都很不错。现在,合作社一年销售苗木、养殖收入达300多万元。
我们还建起了扶贫车间,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让当地年老体弱不能外出务工的老人、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每年来打工的本地群众有400多人。
合作社成立4年来,一共给入股村民分红90多万元,土地流转分红40多万元,发放劳务工资250多万元。每当发工资时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我就打心底里高兴,这就是我退休之后最大的收获。
下一步,我打算带领合作社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田园生态综合体,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增收,把东泉乡变成真正的绿色天堂!
本报记者 付 文采访整理
职场独当一面 小家终得团圆
■ 罗 玲 广东广州 中海地产广州公司营销策划经理
这10年里的大半时间,我都在漂着——漂在地产行业,跟着项目走过三省五市,从一个初出校门的懵懂少年,成为独当一面、应对自如的职业女性;漂在人生海海,从不知家落何处,到结婚生娃、买房定居,成为早出晚归、养老抚幼的家庭中坚。
10年来,在人生角色的不停转换中,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在不断奋斗中收获幸福和从容。
今年,我作为员工代表被选入中海地产校园招聘宣讲案例。宣讲片中,我寄语学弟学妹们,要相信付出总有回馈;宣传片外,回忆这些年追着项目跑,每每晨曦去戴月归的经历,我感慨万千。漫步城市街头,看到自己参与推进的项目让城市更新更出彩,我就觉得自己融入到了这个城市的变迁史中,作为建设者非常有成就感。
2017年,我结了婚,随即两人开始异地生活,每个月才能见一面。一个在汕头,一个在广州,在电话中互相鼓劲:趁着年轻多努力,生活会越来越好。靠着努力,随后的几年里,我们在广州买了房、生了女儿,去年我的工作也调动到了广州,小家庭终得团圆。
这10年,最让我记挂的是父亲的病。他一直在和顽症作斗争,挺过凶险的手术,经历两次复发,现在病情稳定。在我初为人母手忙脚乱的时候,父母从重庆老家赶来帮忙。父亲的病虽未痊愈,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时时感染着我。我为工作奋斗,他与病魔斗争,我们都是奋斗者。
这两年安定下来,我家的生活也进入了平和充实的新常态。10多年来,我一直在一对一帮扶一名四川凉山的彝族孩子,他今年读高二了。今后,我需要继续努力奋斗,把自己小家庭的爱延伸到更远处。
本报记者 程远州采访整理
我负责育苗 他负责加油
■ 刘 月 新疆克拉玛依 第七中学教师
教室里,气氛热烈。学生们围着我,欢快地讨论着刚刚课堂上留下的问题。
2017年,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新疆,成为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回首这些年,我最大的体会便是:幸福感越来越强。
幸福感,源自成长和进步。我还记得自己初次登台讲课时,特别紧张,说话还会带着一丝颤音。而5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长为一名学科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了不少。站在讲台上的我,变得更从容。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爱,得益于克拉玛依完善的教学培训体系。
当然,更让我有幸福感的是,学生们的进步。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是一个充满惊喜与温暖的日子。一放学,我就在校门口见到了十几个来看望我的毕业生。我笑着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高中生活,脑子里全是几年前我见到的那些小小稚嫩的脸庞。后来,他们当中的一个女生,给我发来微信:感谢您在初三最紧张的关头没有放弃我,我才有了进步。
幸福感,也源自美满的家庭。刚到克拉玛依时,我还是单身一人。克拉玛依不是我的故乡,但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座城市。郁郁葱葱的树木,干净漂亮的街道……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2018年,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2020年,我们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并决定在这里扎根。他是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的炼油工人。朋友们曾开玩笑说,我们两个就是油苗组合,我负责育苗,他负责给这座城市加油。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收获着,也贡献着。
未来,我会一直保持学习,努力钻研,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成为更多学生的引路人。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村民们认可 家人们理解
■ 于晨光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驻河北唐县马庄村第一书记
2018年来河北保定市唐县马庄驻村前,亲戚朋友劝我再考虑考虑,不能照顾家,工作还辛苦。但母亲很支持,说到基层锻炼是好事,并教导我要将心比心。于是,我带着组织的信任和母亲的嘱托,来到马庄村。
记得进村第一天,眼前是泥泞土路、随处的垃圾、刺鼻的羊粪味,还有村民冷漠的眼神和怀疑的神情。那晚,我失眠了,心里反复盘算着干什么、怎么干?
马庄村是一个1192户、3434人的大村,可只有一盏路灯,还是村民自费安的,许多人天一黑就不出门。于是,我从安路灯入手,带领工作队员做规划、筹资金、买设备、搞建设,仅用半个月,大街小巷数百盏路灯亮了。
随后,我们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平整硬化巷道、改造荒坡垃圾场、修缮老旧房屋、建设扶贫工厂、组织专业培训、广开就业渠道、助销农特产品……围绕乡亲们一个个急难愁盼,工作队一件件地推、一项项解决,想方设法带着大家致富。
渐渐地,村民对我们的态度变了。见到我们,开始主动打招呼,有事没事愿意找我们说说话。
在马庄,村民们的认可是我最大的收获。以前,村里出去的人多,现在回来的人多;以前垃圾多,现在景致多,村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可几年来,我也失去了很多。最忙的时候,一天就吃一顿饭,一星期不洗脸,不是懒,是顾不上。每逢春节或中秋,我都在村里,有时跟家人打个视频电话也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妻子叨叨我总不在身边,孩子常抱怨我关心她少。一次她说,爸,你老了,跟我妈站一块儿像父女。后来单位举行报告会,邀请妻子和女儿参加,听完我的讲述,她们被深深感动了,埋怨变成了理解。
驻村任期即将结束时,村民们知道后联名请求让我留下。看着他们期盼的眼神和不舍的神情,我没有走,决定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继续这份未完的事业。
前些天,我和队员们通宵达旦,制定了马庄未来5年发展规划。除了要发展羊肉深加工做强食品加工业,还准备将村里的家庭手工业改造升级;同时还想复原村里的3口古井,治理好村里污水排放问题……总之,要干的工作还有很多。
本报记者 张腾扬采访整理
返乡就业 山乡巨变
■ 金先英 浙江乐清 大荆镇下山头村村民
我的家乡下山头村是个藏在深山中的小村庄。以前我们这里流传着一句话叫金山头、银山头,嫁女不嫁下山头,说的就是村里的穷。
村子虽然背靠雁荡山,却靠山吃不到山,是个没有资源、没有产业、没有发展环境的三无村。不少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或经商,我也一样,自打高中起,便离开了穷困落后的家乡外出求学打工。
2015年,我得知村里在搞石斛特色产业,便选择回乡就业,成了当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第一批员工。
这几年,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的蜕变——破旧矮小的房屋变成了整齐漂亮的排屋,泥泞不堪的土路修整成宽阔平整的大道,荒芜冷清的空地建起了产业园,像民宿旅游这样的新鲜事物也在村里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客人。
作为村民,我们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就拿看病来说,以前我们去市区医院开车起码一小时,更别说行动不便的老人。如今,村卫生室有了远程诊疗点,通过网络就能请到市区专家看病,不用挂号、排队就能远程享受到市区医疗水平,方便极了。不仅如此,在推动村庄发展、村民共富的过程中,我们村还创新推出了租金+股金+薪金的三金惠民模式:村民土地流转有租金,项目盈利有分红,在家门口工作还有薪金,这样的三金收益,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有近5万元,大家的生活更有盼头了。
这几年,我和爱人装修了新房、补办了婚礼、买了新车,生活过得一年比一年精彩有味。
如今,像我这样返乡就业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公司300多名员工里有半数以上都是本村人,大家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我们村作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正在打造多个数字生活新场景。我作为村里的党员志愿者,在业余时间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活动,让乡亲们都能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我期待着家乡会有更加美好的蜕变。
本报记者 窦瀚洋采访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